(
课件网)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路的选择、启示? 走西方军事强国之路 走西方民主政治之路 开辟革命新道路 走教条马克思主义之路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计划经济模式 工农武装割据 新课导入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 “解放思想” (1)思想解放: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背景 ①时间:1978年5月 ②内容:强调……否定……,重新确立了……,纠正了……。 ③意义: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2)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左倾错误、思想束缚”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从哪些方面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改革开放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重新确立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恢复民主集中制 审查解决了…… 2.内容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_____新时期。 3.意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时间 会议 转折 1927 八七会议 1935 遵义会议 1949 七届二中全会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农村 危→安 农村→城市 “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 原则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表现 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 陆续得到平反 ②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 等恢复了名誉 ③国家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 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④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⑤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 ,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重申侨务政策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冤案要昭雪,假案要纠正,错案要平反。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人民日报》(1978年1月15日) (三)民主法治建设 (1)总结历史: 1981年6月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修订宪法:1982年年底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 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2年宪法序言 地位 表现 民主政治初步构想 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依法治国方略建立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 法律体系的完善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史料阅读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们在“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表现有哪些 为解决经济发展的矛盾 提出改革开放 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的矛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