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2025-2026 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 1.《史记》载:夏代的太康失国是“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太甲被伊尹“放之于桐宫”; 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 ) A.臣民参政权力提高 B.君权相权矛盾激烈 C.封建制度开始产生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西周初年,在都城镐京与东都洛邑间修建了宽阔平坦的“周道”。还以洛邑为中心,向不 同方向修建了等级不同的道路。《诗经·大东(注:远离镐京的小国)》评价说:“维北有 斗,西柄之揭。”比喻“周道”像一把朝西的勺柄,连接了七星。这说明当时( ) A.陆地交通条件相当完善 B.中央集权有着重要保障 C.基础建设富有政治色彩 D.道路分布折射等级制度 3.汉初奉行黄老之学,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也出现了“国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 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的现象。这说明( ) A.无为而治不符合时代需要 B.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 C.藏富于民不利于社会稳定 D.施政方略也需要因时而变 4.北魏孝文帝亲政后下诏,在全国实施均田法。大量无主荒地属国家所有,分配给人民 耕种。十五岁以上男子授田四十亩,女子授田二十亩。同时规定,奴婢也可领种土地,授 田数与平民相同。这一做法( ) A.动摇了世家大族割据基础 B.推动了南北民族大交融 C.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5.唐朝前期实行税盐制,官不采者,听民私采煮,官收其税。安史之乱后,开始推行榷 盐制,先是实行民产、官收、官运、官销的专营办法,后刘晏主持盐政改革,全面推行民 产、官收、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唐代盐制的变化 A.说明政府退出对商业的直接经营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唐王朝统治 C.有效削弱了割据藩镇的物质基础 D.是盐业生产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6.据《宋史》记载,宋仁宗以仁治国,他驾崩时辽道宗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为其建衣冠冢寄托哀思,且此后辽国历代皇帝皆“奉其御容如祖宗”。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 是( ) A.宋辽矛盾逐渐消除 B.和平成为宋辽人民共同愿望 C.中原文化认同加强 D.宋辽间宗藩关系进一步巩固 7.商鞅变法规定:“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官奴)。”这表明商鞅实行( ) A.什伍连坐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第 1 页 共 15 页 8.论及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 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文中的“此”当指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9.1914 年 9 月,北京政府出台的《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 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商会随即强调“地方官厅对于商会有保护之责,无干涉之权” “商会无一事不须禀承地方长官,前清专制尚且祛除此种抑压,民国共和竟有此变本加厉政 体”。这体现出,当时( ) A.民国政府阻碍工商业发展 B.商会维护其独立性的抗争 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D.君主专制与民主意识冲突 10.1915 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对外公布中日交涉始末,声称 “必须给后世的历史学家留下记录”;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将“二十一条”作为革命动员的依据; 报界通过报道“二十一条”,提倡振兴国货。上述做法 A.营造了民主建国舆论氛围 B.开创了救亡图存新道路 C.有利于民族国家观念强化 D.阻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