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4644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本章复习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2579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四章,必修,人教,数学,高一,答案
  • cover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本 章 复 习 1. 了解n次方根,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了解指数幂的拓展过程,掌握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掌握换底公式,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2. 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图象和代数运算的方法研究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并能综合运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 3. 掌握运用函数性质求方程近似解的基本方法(二分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的应用. 4. 会利用已知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能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并利用所得的函数模型解释有关现象,或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活动一 构建知识网络 活动二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1) 比较两数(式)或几个数(式)的大小问题是本章的一个重要题型,主要考查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应用及差值比较法与商值比较法的应用.常用的方法有单调性法、图象法、中间搭桥法、作差法、作商法. (2) 当需要比较大小的两个实数均是指数幂或对数式时,可将其看成某个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或幂函数的函数值,然后利用该函数的单调性比较. (3) 比较多个数的大小时,先利用“0”和“1”作为分界点,即把它们分为“小于0”“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大于1”三部分,然后再在各部分内利用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 例1 已知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g(x)=xf(x).若a=g(-log25.1),b=g(20.8),c=g(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 a<b<c B. c<b<a C. b<a<c D. b<c<a 已知点(m,8)在幂函数f(x)=(m-1)xn的图象上,设a=,b=f(ln π),c=f,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 c<a<b B. a<b<c C. b<c<a D. b<a<c 活动三 对(指)数方程的求解 例2 求下列各式中的x: (1) 3-2=10; (2) log a x=log ac+b. 解方程:log2(4x+4)=x+log2(2x+1-3). 活动四 与指数、对数有关的应用问题 例3 我们知道,燕子每年秋天都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研究燕子的科学家发现,两岁燕子的飞行速度v=5log2(单位:m/s),其中Q表示燕子的耗氧量,则一只两岁燕子静止时的耗氧量是    单位. 地震的震级R与地震释放的能量E的关系为R=(lg E-11.4).A地的地震级别为9.0级,B地的地震级别为8.0级,那么A地地震释放的能量是B地地震释放能量的    倍. 活动五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 一般地,对于复合函数y=f(g(x)),如果t=g(x)在区间(a,b)上是单调函数,并且y=f(t)在(g(a),g(b))或者(g(b),g(a))上是单调函数,那么y=f(g(x))在区间(a,b)上也是单调函数. 2. 对于函数y=f(t),t=g(x). 若两个函数都是增函数或都是减函数,则其复合函数是增函数;若两个函数中一增一减,则其复合函数是减函数,即“同增异减”,但一定要注意考虑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例4 已知函数f(x)=. (1) 若a=-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 若函数f(x)有最大值3,求a的值. 已知函数f(x)满足f(x)+log2x=log2(ax+1). (1) 当a=1时,解不等式f(x)>1; (2) 若关于x的方程f(x)=2x的解集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 设a>0,若对任意t∈,函数f(x)在区间[t,t+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超过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活动六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综合应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性质的对比: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一对“姊妹”函数,它们的定义、图象、性质、运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 指数函数y=ax(a>0,a≠1),对数函数y=logax(a>0,a≠1,x>0)的图象和性质都与a的取值有密切的联系.当a变化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随之变化. (2) 指数函数y=ax(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0,1),对数函数y=logax(a>0,a≠1,x>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