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1.统一背景 ①客观条件: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血缘分封 天下共主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公元前1046年(西周) 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5年(战国) 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 ③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②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④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物质基础。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秦字小篆 策略: 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1)灭六国 2.统一过程 (2)拓展疆域 ②北击匈奴,收河套地区,连接并修筑长城 北起阴山至辽东 南至北向户 西至临洮、羌中 东至海暨朝鲜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Tao、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①征服南越,控制西南夷 ①(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②(封建)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客观需要,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体系此后被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③(多民族)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3.统一意义 ———大一统帝国体制的确立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Liu,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1)内容 ①皇帝制度 1.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二、秦朝的统治 (1)内容 君主专制 ①皇帝制度 1.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二、秦朝的统治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二:“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三: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依据材料归纳,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皇权至上———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皇帝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 皇位世袭———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②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官制) 皇帝 御史 大夫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监察)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军事(虚设) 皇帝侍卫首领 皇宫卫戍司令 掌皇帝的舆服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赋税征收管理 工商税务皇室财务 民族外交 祭祀礼教 虎符 君主专制 丞 相 三公九卿, 各司其职, 互相牵制, 保证皇权。 1.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如何管理疆域辽阔的帝国,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