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0917

6.1 第3课时 点、线、面、体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2374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课时,教学课件,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 几何图形 第3课时 点、线、面、体 情 境 导 入 观察 图中有哪些你熟悉的立体图形? 球体 长方 圆柱 生活中的数学 第3课时 点、线、面、体 新 课 探 究 问题1 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棱和棱相交成几个顶点?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你还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呢? 探究 第3课时 点、线、面、体 以上立体图形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球体 圆柱 正方体 长方体 三棱柱 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包围着体的是面. 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平静的水面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而一些建筑物的屋顶. 则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 结论:1.几何体是由面围成的. 2.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圆柱 长方体 曲面 平面 平面 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问题2 观察长方体、圆柱、棱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1)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2) 线和线相交处又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探究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线与线 相交成点. 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 体由面围成,面有平面和曲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结论:1.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 2.线和线相交形成点. 长方体6个面相交成的12条棱(线)是直的. 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得到的圆(封闭曲线)是曲的. 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这可以说成:点动成线 问题3 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 探究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天上的星星、世界地图上的城市等都给我们以点的形象,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夜晚流星划过天空时留下一道明亮的光线,节日的焰火画出的曲线组成优美的图案这些都给我们以线的形象.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长方体6个面相交成的12条线是直的,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得到的圆是曲的. 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问题4 汽车雨刷可以看作什么几何图形?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什么几何图形? 探究 结论:线动成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生活中的“面动成体” 生活中的数学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 (2) (3)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总结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一些庆祝活动的背景图案也可以看作由点组成. 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总结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自行车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 2.如图:三棱锥有___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___条棱,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___个点. 点动成线 面动成体 线动成面 4 6 4 练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围成圆柱体的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多于3个 4.下列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 线;③两条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直线,不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C A 练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长方体 棱柱 5.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圆柱 圆锥 球 棱锥 练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6.把下面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请用虚线连一连: 练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 堂 小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解题方法? 3.你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