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翻“墙”寻捷径 例 如图1,一个带盖的长方体形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8 cm,8 cm,12 cm,一只蚂蚁想从盒底的点A爬到盒顶的点B,你能帮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吗?蚂蚁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思路点拨:蚂蚁在长方体的侧面上爬行,有三种情况:一是沿正面与右侧面爬行,将正面和右侧面展开如图2-①;二是沿正面与上底面爬行,将正面与上底面展开如图2-②;三是沿左侧面与上底面爬行,将左侧面与上底面展开如图2-③. 三种情况下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AB的长,可知只有第一种情况下所求的AB长最短,最短路程为20 cm. 方法提炼:解这类立体图形最短路径问题的思路是:把几何体的侧面展开为平面图形,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勾股定理等有关知识求解. 变式一:图3是一个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的有盖纸盒,一只蚂蚁想从盒底的A点爬到盒顶的B点,其中BC=2 cm,那么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图3 图4 思路点拨:蚂蚁的爬行方式也有三种:沿正面与右侧面爬行,沿正面与上底面爬行;沿左侧面与上底面爬行,将正方体沿这三种方式展开,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解:将正方体的正面与右侧面展开如图4所示, 因为BC=2 cm,棱长为6 cm,所以AD=6+2=8(cm),BD=6 cm. 由勾股定理,得AB2=AD2+BD2=82+62=100,所以AB=10 cm. 沿另外两种方式爬行,同样的方法可求出AB=10 cm. 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0 cm. 变式二:如图5,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 cm,底面周长为10 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 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 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cm. 思路点拨:将容器沿侧面展开,在杯子边沿确定一点P,使PA+PB最短,作点A关于EF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即为所求. 解:将容器沿侧面展开如图6所示,作点A关于EF的对称点A′,连接A′B,交EF于点P,则PA+PB的长,即A′B的长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 过点A′作A′D⊥BF,交BF的延长线于点D. 由题意,得A′D==5(cm),BD=12-3+3=12(cm). 所以A′B2=A′D2+BD2=52+122=169,所以A′B=13 cm. 故填13. 图1 图5 图6 P走近生活中的“勾股”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一条重要定理,它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建筑、航海、地理测量、导航等诸多领域.下面我们就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生活中捕捉它的身影吧! 【情境题-计算长度】 例1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节日的设立大大调动起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了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为了庆祝今年的丰收节,小明让哥哥帮忙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底面周长30 cm,高为8 cm的圆柱粮仓模型(如图1-①).如图1-②,BC是底面直径,AB是高.现要在此模型的侧面贴一圈彩色装饰带,使装饰带经过A,C两点(接头不计),则装饰带的长度最短是多少? 分析:将圆柱沿着经过点C的高线剪开,如图2所示,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装饰带按CA和C′A的长度装饰时,所需长度最短. 解:将圆柱沿着经过点C的高线剪开,如图2所示,因为圆柱的底面周长为30 cm,高为8 cm,所以BC=15 cm,AB=8 cm. 在Rt△ABC中,AC2=BC2+AB2=152+82=289.所以AC=17 cm. 同理,得AC′=17 cm. 所以AC+AC′=34 cm. 所以装饰带的长度最短为34 cm. 图2 【情境题-计算面积】 例2 某市实验中学为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方针政策,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学校给八(1)班、八(2)班各分了一块三角形形状的劳动试验基地. (1)当班主任测量出八(1)班试验基地的三边长分别为5 m,12 m,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