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3384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共27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3961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纲要,历史,中外,PPT,27张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 (一)西汉的建立 (二)汉初的形势 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经济凋敝,社会残破,百废待兴;匈奴边患 一、西汉的建立(前202-9年)与“文景之治” (三)汉初的统治政策 (1)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2)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3)匈奴边患。 1.背景: 2.思想来源: “与民休息”政策 黄老无为思想 3.具体措施: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和亲匈奴。 4.结果 : “文景之治”(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一、西汉的建立(前202-9年)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前202-9年)与“文景之治” (四)汉初的制度: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中央制度: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郡国并行制(因功封侯-异姓诸侯王→—因亲封侯———同姓诸侯王) 结果 隐患:王国有较大自主权,威胁中央集权。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措施 削藩:汉景帝在位时,采纳晁错建议,进行削藩(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收归朝廷直接统治)。 结果 七国之乱:西汉中央政权在七国之乱中取得了绝对胜利,汉景帝在三月内平定叛乱。 2.地方制度: (一)强盛的原因: 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 诸侯太强,王国问题…… 相权太盛,威胁王权…… 思想混乱,没有统一…… 匈奴嚣张,看着心烦…… 钱花的太多了……愁啊…… 终于轮到孤上场了! 不是孤不低调, 只是实力不允许…… 刘彻(前156年-前87年) 二、西汉的强盛 ①地方官制: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二、西汉的强盛 (二)汉武帝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余子分割剩余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汉武帝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 ②中央官制:中外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君主专制)。 二、西汉的强盛 (二)汉武帝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 加强皇权 架空相权 ③选官制度:察举制,举荐孝廉 含义 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 标准 “孝、廉”(品行) 影响 积极:有利于选拔人才 消极:东汉后期为豪强地主所垄断 二、西汉的强盛 (二)汉武帝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 张三因孝顺母亲美名远扬,被地方官员举荐给中央。 地方举荐 参加由中央组织的考核 (策问) 中央考核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两汉《桓灵时童谣》 ④监察制度: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中央特派员? 给皇帝打小报告? 累死累活工资低? 二、西汉的强盛 (二)汉武帝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 ⑤社会治理:任酷吏,打击不法行为。 十三州刺史 郡守食禄两千石,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兼省长。 刺史食禄只有六百石,主要监察大地主豪强和郡守、尉、王国相一级的大吏。“安邦先安首,督吏先督王。” 特征:位卑权重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纪”。 ———韩非子《五蠧》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 ②盐铁官营 ③均输平准,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者 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贾征收财产税 算缗:无论有无市籍贯,均需按经营成本申报纳税,违者罚戍边一岁,没入资产。 告缗:鼓励检举揭发。揭发有功。 二、西汉的强盛 (二)汉武帝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 2.经济上: 汉五铢 秦半两 二、西汉的强盛 (二)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