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3385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23308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纲要,历史,中外,PPT,26张
  • cover
(课件网)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步:顺应历史趋势 (一)统一的背景 1. 客观条件 图1春秋列国形势图 图2战国形势图 图3战国时期经济发展 客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客②: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根本原因) 客③:区域性统一,民族交融。 天时 一、秦的统一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一、秦的统一 第二步:利用好先天优势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荀子·强国篇》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主①: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一)统一的背景 2. 主观条件 地利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秦穆公 秦孝公 秦惠文王 秦庄襄王 秦始皇 胸怀大志,称霸西戎 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以连横破合纵,灭蜀 吞食三晋,攻占大片土地 统一六国 主②: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第三步:通过后天努力 (一)统一的背景 1. 主观条件 主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人和 一、秦的统一 一、秦的统一 (二)秦统一的过程 (1)时间:BC230年-BC221 (2)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3)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1.灭六国 2.拓疆域 (1)征服南方越族。 (2)控制云贵西南夷。 (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修灵渠、置三郡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 北抵长城 西到临洮 东达辽东 南濒南海 疆域的扩展: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 人口达到2000多万,疆域320万平方公里 (1)政治: 地方权力 集中 中央权力 中央集权 集中 皇帝 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君主专制):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秦的统一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1)专制主义(君主专制) 矛盾:皇权vs相权 (2)中央集权: 矛盾:中央vs地方 ①武则天提拔了大量低品级的官员做宰相。这属于 ②从秦至今,不允许本地人做本地的最高长官。这属于 ③唐初,皇子皇孙被专门安排在京城附近居住。这属于 ④各地不允许推荐有学识的人担任任何官员,想做官必须参加统一的考试。这属于 阅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判断下列的描述各对应哪个概念。 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一、秦的统一 (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制度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一、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根据材料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 (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秦的统一 ②中央官职:三公九卿制 ①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A.以皇权为中心 B.职责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C.带有家天下色彩,家国同构 (2)作用: (1)特点: 参政方式:朝议制度 三公九卿 “议”,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皇帝最终“决策”。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统一六国后,面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如何管理地方,朝廷中有两种不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