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历史是什么?如何进行最基本的历史研究? 考古学的研究目的:复原人类历史。 考古学与文献史学具有互补性(二重证据法) 材料: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由国家层面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它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材料:“文明起源”是指史前时期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社会开始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贵贱与贫富的分化,这时文明因素开始孕育的阶段。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主要成果及启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70万年前 元谋人 70-50万年前 北京人 7000 -5000年前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5000年前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三皇 五帝 夏朝 建立 BC2070 BC1600 商朝 建立 BC1046 西周 建立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生产力 水平 社会 形态 社会 组织 非洲起源论:在世界各地,每个地区生活的哺乳动物和这个地区已经灭绝的物种有着密切的关系。非洲曾经生活着业已灭绝的猿,它们和大猩猩、黑猩猩是近亲。因为大猩猩和黑猩猩是现代人类最直系的近亲,因此我们最早的祖先极有可能生活在非洲。 -———达尔文1871年《人类由来及性选择》 人类从哪里来? 中国人从哪里来? 元谋人牙齿 “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 中国是人类重要起源地之一 一.中华悠久文明的起源 观图学史:观察上面两幅图,同为石器,有何区别?为 什么?如果用于简单农业生产,你觉得哪种 时期更有使用价值?为什么? 按照原始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旧新两个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约250万———约1万年前(生产力范畴) (1)含义: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 (2)文化遗存代表:元谋人、北京人 (3)时代特征:打制工具、采集渔猎、学会用火、群居生活。 问题1:观察下列旧石器时代相关地图与图画,分析旧石器时代分布特点及其生活特点。 ①打制石器;学会用火 ②渔猎、采集 ③群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在两个方面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来制作石器;他们食物来源的大半或全部靠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去获得的。而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中,后者尤为重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存 有哪些基本特点? 分布广泛、中原核心、数量多(多元) 教材评价:多元一体? 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图 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 都发现大规模古稻田遗存 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 相似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的文化发展趋势 江浙文化区 (吴越文化) “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 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文化类型 红山文化 距今约7000-5000年 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6500-4500年 龙山文化 距今约5000年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7000年 仰韶文化 距今约7000-5000年 良渚文化 距今约5300-4500年 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区域和生活特点 龙山文化(BC3000-BC2000) 1928年山东济南历城县龙山镇发现 红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