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5281

河北省保定市四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39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北省,月月,答案,试题,历史,保定市
  • cover
2026届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考试 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进入新石器时代,海岱地区(山东省渤海与黄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的后李、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诸文化一步一个台阶,完整呈现了该地区从聚落初兴到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些考古成果可以用来说明早期中华文明的 A.内在连续性 B.互动融合性 C.多源共生性 D.内敛聚合性 2.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秋八月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增长百分之五十)。”此举意在 A.减轻民众负担 B.增加小吏收入 C.巩固基层政权 D.改革选官制度 3.下表所示为唐朝控制西州之后流通货币的变迁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时间 货币流通状况 唐朝控制西州前期 形成金币、银钱、铜钱、绢帛等货币,以及緤布、粮食等其他实物作为等价物共同流通的局面 7 世纪末 唐政府发行的铜钱在货币流通领域开始占主体地位,同时绢帛也占有重要地位 安史之乱爆发后 绢帛的货币地位不复存在,政府发行的铜钱在西州的主体地位也开始受到当地 A.货币发行与流通较为混乱 B.西域与中原交往逐渐密切 C.对西州控制的渐进与曲折 D.已出现白银货币化的趋势 历史 第1 页 (共8页) 4.宋代学者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往往将社会治乱与伦理纲常联系在一起,如欧阳修提出“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的主张;司马光把“孝慈仁义、忠信礼乐”看作是“自生民以来谈之至今”而百世不易之法。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成为正统思想 B.史学的儒学化倾向明显 C.君主控制史学编纂 D.史学研究呈世俗化趋势 5.元代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官本船”贸易的商人,称“斡脱”。所谓“官本船”即由政府给船给本,选人经营,所得之利官取其七,经营人得三。除此之外,政府还给予低息贷款。另一类是下海牟利的私商,称“舶商”。这表明,元代 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外贸税成为国家主要税源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对外征伐的政策有所调整 6.从周代至清代,定期举行乡饮之礼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汉明帝、晋武帝曾亲自主持。《礼记·射义》载:“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明朝举行乡饮之礼时, “命凡有过犯之人列于外坐,同类者成席,不许杂于善良之中”。官府借此机会宣布国家纲纪与地方施政,旌表孝子节妇。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乡饮之礼 ①维护伦理秩序 ②重视社会教化 ③强调平等和谐 ④着眼基层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据下表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当地 1880———1910年直隶景县物价及其指数变化状况 年份 麦子 棉花 盐 洋布 价(文/斗) 指数 价(文/斤) 指数 价(文/斤) 指数 价(文/尺) 指数 1880 1 200 100.0 80 100.0 40 100.0 80 100.0 1890 1300 108.3 80 100.0 46 115.0 80 100.0 1900 1 700 141.7 120 150.0 68 170.0 400 500.0 A.民众生存压力增长 B.政府财政状况改善 C.传统经济加速转型 D.中外商品竞争加剧 8.192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当时在广州办公)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广东工人阶级,积极支援北伐战争。为支援北伐,省港罢工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