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时空观念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材料: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段时间内,俄国···工业品的生产增长了11.5倍。而同一时期德国增长6倍,法国仅仅增长2倍。1860年—1913年,俄国工人阶级的总数大约增长3倍。但是,俄国工业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象并没有消除。···按人均工业品产量计算,俄国落后得更多。—《苏联经济史》 材料:俄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尖锐,农奴制和等级关系的残余与逐渐成长的阶级关系同时并存;宗法制的农民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制与资本主义关系或市场关系同时并存;贵族在国家机关中的支配作用···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的立宪要求并存。—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上流社会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勉强果腹 ①经济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②政治条件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③阶级条件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④组织条件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⑤思想条件 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火星报》意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继承与发展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2、主要内容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3、评价、意义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 革命目标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 ①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②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自主复习:阅读课本,梳理革命爆发的具体经过。 1. 过程 1917.3.8(俄历二月) 1917.4 1917.11.7 1917.11.8 二月革命(地点:彼得格勒) 背景: a.一战中俄军失利使沙皇政府陷入困境,国内危机加剧,“和平、面包、土地”成为民众的迫切要求 b.【1917.2】首都彼得格勒面包供应短缺,食品价格猛涨,工人和市民举行罢工抗议 成果: a.推翻了沙皇统治:尼古拉二世,罗曼诺夫王朝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存在的问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面包、土地”的要求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人民反抗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思考:由此可见,二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思考:由此可见,二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自主复习:阅读课本,梳理革命爆发的具体经过。 1.过程 1917.3.8(俄历二月) 1917.4 1917.11.7 1917.11.8 二月革命(地点:彼得格勒) 《四月提纲》 指明革命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