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D 解析: “南橘北枳”反映的是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土壤)对生物的影响,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其他生物对某一生物的影响(如捕食、竞争等)。 A 解析: 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含水分、色素、味道物质等),用盐腌制时细胞失水,汁液主要来自液泡。 D 解析: 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黄豆豆瓣是子叶(属于组织),苹果果肉是营养组织,均不构成器官。 C 解析: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散失水分)和气体交换的“窗口”(吸收CO 、释放O )。 C 解析: 枝芽发育为枝条,而非叶和花;叶芽发育为叶,花芽发育为花。 B 解析: 嫁接可将不同品种的枝条接到砧木上,使一棵桃树结不同品种的果。扦插不能改变花色,马铃薯块茎需带芽眼才能繁殖。 D 解析: 根生长最快的区域是伸长区,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成熟区负责吸收。 C 解析: 分解者(如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完成物质循环。 A 解析: 种子萌发顺序:①吸水胀大→③子叶转运营养→②胚根发育→④胚芽发育。 C 解析: 保卫细胞(⑦)含叶绿体,可调节气孔开闭。气孔(⑤⑧)是蒸腾作用“门户”。 A 解析: “水”和“肥”指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如氮、磷、钾)。 A 解析: 茎的筛管运输有机物,折断后流出白色汁液;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 (5分) (1) 雄蕊和雌蕊(花蕊) (2) 传粉;[2] 花药;[3] 柱头 (3) 卵细胞;受精卵 (4) 果实;子房;子房壁 (5) 传粉 14. (5分) (1) ①②④⑤;胚乳;蓝 (2) [⑥]胚珠的数量;受精 (3) [③]胚芽 (4) 种子本身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5) [④]子叶;[①]胚轴 (6) [⑤]胚根 15. (3分) (1) 草→鼠→蛇(或草→食草昆虫→食虫鸟) (2) 蛇 (3) 呼吸作用 (4) B (5) 捕食 (6) 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更多,食物链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16. (2分) (1) 生物;适应 (2) 自动调节能力;光合作用 (3) 绿色出行(节约用电、植树等) 17. (3分) (1) 光照是否影响种子萌发? (2) 空气充足、温度适宜 (3) 水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4) 有两个变量(水分和光照) (5) 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生 物 试 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3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用食盐制作凉拌黄瓜时,发现盘中出现了许多汁液,这汁液主要来自( ) A.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3.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请分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 A.桃花、桃子 B.李子、玉米 C.树叶、树根 D.黄豆豆瓣、苹果果肉 4.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筛管 B.导管 C.气孔 D.叶脉 5.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枝芽和枝条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是由[1]发育来的 B. c是由[4]发育来的 C.枝芽能发育成叶和花 D.摘除a后,对d的发育有影响 6.下列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时,每块都能长成新个体 第1页 (七年级生物共6页) B.采用嫁接方式可在一棵桃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桃 C.利用扦插方式可使一株白色菊花开出各色花朵 D.植物的无性生殖有利于植物的变异和进化 7.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A.分生区 B.根冠 C.成熟区 D.伸长区 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机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