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10079
第11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71张PPT)--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90631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一轮
,
纲要
,
历史
,
中外
,
必修
,
统编
(
课件网
) 202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明清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明清(1368—191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其三大核心主题(一)版图的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拓展;(二)统治的巅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极度强化;(三)面临的挑战:内忧外患与近代性危机。它既缔造了空前辽阔、巩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我们今天的疆域和民族格局奠定了基础;又因极端的专制统治、僵化的思想控制和封闭的对外政策,使中国错失了与世界共同迈向近代化的机遇。 版图定型 专制加强 危机初现 (边疆管理) (制度发展) (世界关系) 守成与危机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概览 明朝至清朝前中期(1368-1840年)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也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期。 第10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朱元璋加强皇权和社会控制;明朝政治生态,锦衣卫和东西厂;郑和下西洋;倭患问题;长城防御;蒙藏关系;女真崛起;明朝灭亡。 第11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的治理,密折制度与军机处,思想文化控制;奠定疆域,满蒙关系;打击分裂势力,因地制宜管理新疆地区;人口增长;白莲教;英国要求扩大贸易。 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徽商、晋商与经商环境;陆王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家;小说反映意识形态;《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总结性科技著作;西学东渐。 阶段特征 明朝至清朝前中期(1368—1840年),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但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政治上: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中央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制度、设军机处、密折制度,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等;2、版图的进一步开拓和巩固,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基本奠定;3、统治危机的初显,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上:1、高产作物引进,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 4、白银大量流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5、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6、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阶段特征 思想文化上:1、程朱理学僵化且仍占统治地位,文字狱,八股取士等加强思想控制;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抨击君主专制,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并存; 4、市民文化不断发展; 5、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逐渐落后于西方; 民族关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各民族交融交流加强。 对外关系上:1、郑和下西洋密切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2、开始受到外来侵略及开始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斗争;“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 第10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清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客观辩证地看待明朝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及社会转型的影响。 【时空观念】通过教材、课件的地图等资料,认识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史料探究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制度创新的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5张PPT)(2025-09-18)
第12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课件(共35张PPT)--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2025-09-18)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37张PPT)(2025-09-18)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30张PPT)(2025-09-18)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5张PPT)(2025-09-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