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1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度量、数格子等方法,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发现勾股定理. 2.在有理数范围内,能借助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3.通过阅读勾股定理的相关文本,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感受古代中国在数学上的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协作破冰 问题构建 情境启航 教师示范 巩固拓展 当堂检测 反思总结 作业设计 情境启航 从电线杆离地面 8m 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如果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 6m,那么需要多长的钢索? 数学抽象 在Rt△ABC中,AC=8,BC=6,那么AB=? 问题构建 问题1:请大家在纸上画出上面的三角形,画完后,和小伙伴进行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大家画出来的三角形都全等. 追问1:全等的理由什么?你有怎样的猜想 SAS,当直角三角形有两边确定了以后,第三条边也随之确定. 追问2:确定的两边可以分为几种情况,都能确定第三条边吗 分两种情况.已知两条直角边,一条直角边和斜边. 不妨选取已知两条直角边的情况开始研究 在Rt△ABC中,AC=8,BC=6,那么AB=? 问题构建 问题2:度量你画的△ABC中AB边的长你有什么发现?再换几个直角三角形度量一下试一试? 直角边 直角边 斜边 关系猜想 6 8 10 36+64=100 3 4 5 9+16=25 5 12 13 25+144=169 在Rt△ABC中,AC=8,BC=6,那么AB=? 协作破冰 36+64=100 问题3:观察你所列的几个算式?它们和原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都是原三角形边长的平方 追问1:对于某一条边的平方,你能联想到哪些知识? 正方形的面积 追问2:如果三条边都是正方形的平方,你能画出对应的图形吗?动手试一试. 协作破冰 36+64=100 问题4:观察你所画的正方形?哪些面积比较易于计算?哪些不容易计算?原因是什么? 以AC,BC为边长的好算,以AB 为边长的不好算,因为不知道边长等于多少. 追问1:如果把图形放置到方格纸中,你能尝试计算面积吗? 协作破冰 追问1:你怎样计算正方形ABCD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协作破冰 追问1:你怎样计算正方形ABCD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协作破冰 追问2: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于方格中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你有哪些思考? 1、都对图形的形状进行了割补法的操作. 问题5:为什么要进行割补? 把方格中不好算的面积转化为好算的 问题6:方格中怎样的面积是好算的? 从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角度观察,底和高都是水平的或竖直的且两个端点都在格点上 协作破冰 追问2: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于方格中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你有哪些思考? 2、都借助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问题7:方法一和方法二在面积转化上有什么相同点? 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两次转化产生的新正方形大小不同 问题8:方法一和方法二在面积转化上有什么不同点? 协作破冰 问题9:观察你所画的正方形,对于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你有怎样的发现?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追问1:换一些其他类似的图形,验证你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协作破冰 发现:前面发现的结论依然成立. 思考:这种结论只在方格中的正方形才成立吗? 教师示范 思考:勾股定理借助图形的面积转化得到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种将代数与几何结合在一起的思想,称之为数形结合思想,今后将得到广泛使用. 教师示范 在Rt△ABC中,AC=8,BC=6,那么AB等于多少? 巩固拓展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 早期发现 古巴比伦:勾股定理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约公元前 2000 年的古巴比伦文明时期.当时巴比伦人使用了与勾股定理等价的数值关系,比如发现直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为 3和4时,斜边为5,并将其应用于土地测量和建筑工程,但没有给出几何证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