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919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同步 辅导讲义(6份打包)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363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形的
    位似变换中点的坐标的确定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变换后的图形与变换前图形的相似比为k,那么原图上点(x,y)的对应点的坐标为(kx,ky)或(-kx,-ky);对于位似中心非原点的位似变换,解题时要充分发挥位似图形的定义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作用. 一、已知原坐标及相似比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8),B(10,2),若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短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 A.(5,1) B.(4,3) C.(3,4) D.(1,5) 解析:根据题意,得线段CD与线段AB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的位似图形.因为线段CD在第一象限,所以点C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对应点A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一半.所以端点C的坐标为(3,4).故选C. 点评:在位似变换中,已知原图形的坐标及相似比,可以直接利用位似变换规律求对应点的坐标.解题时要注意位似图形位于位似中心的同侧还是异侧,确定所乘相似比的正负. 二、已知原坐标,不知相似比 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1,2),B(0,3),以O为位似中心,△OA′B′与△OAB位似,若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0,-6),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 A.(-2,-4) B.(-4,-2) C.(-1,-4) D.(1,-4) 解析:因为点B(0,3)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0,-6),点O为位似中心,所以△OA′B′与△OAB的相似比为2,且△OA′B′与△OAB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所以点A(1,2)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4).故选A. 点评:在位似变换中,已知原图形的坐标,但没有给出相似比,要先通过一组对应点的坐标求出相似比,再按照位似变换的规律求解. 三、已知原坐标及相似比,同异侧不确定 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AOB放大到原来的2倍,若点P(m,n)是线段AB上一点,则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A.(2m,2n) B.(2m,2n)或(-2m,-2n) C.(m,n) D.(m,n)或(-m,-n) 解析: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AOB放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相似比为2.把△AOB放大可以在位似中心的同侧放大,也可以在异侧放大,所以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2m,2n)或(-2m,-2n).故选B. 点评:在位似变换中,当题中没有给出明确的限定条件时,需要分位似图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变换后与变化前的对应点坐标的比等于k或-k. 四、位似中心非原点 例4 如图,在△ABC中,B,C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A的坐标是(1,0),以点A为位似中心,把△ABC的边长缩小为原来的,记所得图形为△ADE.设点C的对应点E的横坐标为a,则点C的横坐标为 . 解析:分△ABC与△ADE在点A的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如图,当△ABC与△ADE在点A的同侧时,过点E作EM⊥x轴于点M,过点C作CN⊥x轴于点N. 因为点A的坐标是(1,0),点E的横坐标为a,所以AM=1-a. 因为△ADE与△ABC的相似比为,所以. 因为ME∥CN,所以,即.解得AN=2-2a. 所以点C的横坐标为-(2-2a-1)=2a-1. ②如图,当△ABC与△ADE在点A的异侧时,过点E'作E'F⊥x轴于点F. 因为点A的坐标是(1,0),点E'的横坐标为a,所以AF=a-1. 同理,得AN=2a-2. 所以点C的横坐标为-(2a-2-1)=3-2a. 综上,点C的横坐标为2a-1或3-2a. 点评:在位似变换中,若位似中心不是原点,首先要确定位似图形的位置,再在图中寻找或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其性质解题.分析已知条件 确定证明方法 类型1 已知条件只涉及角 例1 如图1,在△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DE⊥AB于点E. (1)求证:△BDE∽△CAD; (2)若AB=13,BC=10,求线段DE的长. 图1 解析:(1)因为AB=AC,AD为BC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