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2536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微生物的分布》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337216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2.3.1,微生物的分布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的手很干净吗? 新课导入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微生物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 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数量众多、种 类庞杂,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细菌 真菌 病毒 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又包括哪些各类呢? 新课讲授 2.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新课讲授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阅读教材100--101页,归纳总结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新课讲授 如何培养细菌或真菌? 琼脂+营养物质(牛肉汁)=培养基 灭菌目的:杀灭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 冷却目的:防止高温杀死接种的细菌或真菌 1.配制培养基 提供营养物质 2.高温灭菌,冷却 把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此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接种 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 4.恒温培养 配制培养基 新课讲授 图片含链接虚拟实验平台 高温灭菌,冷却 新课讲授 接种、恒温培养 新课讲授 图片含链接虚拟实验平台 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 提出问题 生活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 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 探究思路 帮助幼儿园解决困惑,怎样才能让小朋友在饭前认真洗手 新课讲授 应该将手上的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上。 配制好培养基,就可以培养细菌和真菌了! 要问老师怎样配制培养基。 怎样确定培养基上长出的细菌或 真菌是来自手上的呢 新课讲授 1 2 3 4 5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制定计划 作出假设 提出问题 实施计划 6 表达与交流 探究实验的步骤 如何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和真菌的多少呢? 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提出问题 洗手前和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 作出假设 你的假设是 。 制订并实施计划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在我们的导学案上完成计划的制订。 新课讲授 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数量比洗手后多 没有想好如何操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想一想:为什么要准备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等,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在各组选定的环境中采集样品。例如,在教室、操场、食堂、草地、林地等地方,打开培养皿,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5~10min)。盖好。又如,用无菌棉棒蘸取池塘水、土壤或擦拭口腔内部、手心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应考虑好放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设计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 提示 实验时,应按照要求穿实验服、戴口罩。实验结束后,应将培养物等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取出培养皿,贴上标签,写上日期, 编上序号1、2。 接种。洗手前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1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盖上盖。 洗手后,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2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盖上盖。 恒温培养。把两套培养皿一起放到恒温箱或者室内温暖处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结果。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求出每组的平均值。 实施计划 新课讲授 实施计划 按照各自拟写的计划进行操作。 按钮链接虚拟实验平台 1号 2号 1组 2组 3组 1组 2组 3组 菌落数目 平均值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洗手前 洗手后 结论:洗手前手上的菌落数量比洗手后多。 菌落: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新课讲授 区别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大小 较小 较大 形状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絮状、绒毛状、蜘蛛网状 颜色 红、白、黄等 红、黑、黄、白、绿、褐等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区别? 新课讲授 寒前在物后“ ”抹处洗细理 细链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