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辜鸿铭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他,精通英、法、德、拉、希腊等9种语言,坐拥13个博士学位,甚至被称为:“倒着看国外报纸也毫不费力的天才”。 辜鸿铭认为:“洋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割去发辫,穿上西服,就会对我们稍加尊敬的。我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都由中国人变成欧式假洋人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 ———刘中树等:《辜鸿铭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 探究一:北美独立战争前后的美国文化 17世纪 1775 1783 1861 北美独立战争 1775: 第一枪 1776: 宣独立 1777: 成转折 1783: 获独立 莱克星顿 《独立宣言》 萨拉托加战役 《巴黎和约》 /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一)美国文化 2.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民族独立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1775】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枪声 ———意义:标志着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6】费城,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意义: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1777】萨拉托加战役 ———意义:美军从战略防御逐渐转入战略进攻 【1781】约克镇战役:华盛顿率领大陆军打败英国军队 探究一:独立战争前后的美国文化 17世纪 1775 1783 1861 北美独立战争 独立前北美殖民地文化 欧洲白人文化 非洲黑人文化 印第安人文化 1.特征: 2.表现: 相互融合、多元特征 ①种族、血统、宗教具有多样性 局限:种族、文化歧视根深蒂固 ②美式英语 ③饮食文化、艺术生活 ④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 ⑤共同称呼“美利坚人” ⑥清教文化 (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三个旧世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美国学者 美国文化中的清教因素 清教产生于16世纪的英国,是英国宗教改革的产物,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许多清教徒为避免政治和宗教迫害,来到北美大陆。 清教主张追求个人权利、尊严和自由,提倡勤俭致富的价值观,成为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拼命的挣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捐钱。 ———清教徒 探究一:独立战争前后的美国文化 17世纪 1775 1783 1861 北美独立战争 独立前殖民地文化 欧洲白人文化 非洲黑人文化 印第安人文化 1.特征: 2.表现: 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多元特征 ①种族、血统、宗教具有多样性 局限: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②美式英语 ③饮食文化、艺术生活 ④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 ⑤共同称呼“美利坚人” ⑥清教文化 (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三个旧世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美国学者 北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形成美利坚文化 表现: ①政治文化原则: ②重要文化符号: 总统 (行政权) 国会 (立法权) 最高法院 (司法权) 弹劾总统权 否决立法权 宣布总统行为违宪 任命大法官 大法官需参议院批准 法院有权解释宪法 提升:美国的政治文化原则 《1787美国联邦宪法》 政治文化原则:分权制衡(权力制衡)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中央内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 提升:美国的重要文化符号 自由女神像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 自由女神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国的象征。 象征自由民主、反对暴政 探究一:独立战争前后的美国文化 17世纪 1775 1783 1861 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