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 西方文化的扩张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 18世纪初不计算印第安人在内,殖民地居民共27万余人。1650—1774年北美地区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5%,1774年人均财富占有量和英国人均水平相差无几。 1607年105名英国人来到詹姆斯敦,建立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海外定居点。该地实行民选的议会制度,并于1619年召开了第一次立法会议。 1620年102名清教徒在乘“五月花”号赴北美途中签署《五月花号公约》“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1620年11月11日 爱尔兰人 德意志人 法国人 荷兰人 瑞典人 英国人 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各殖民地经济往来频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人民的文化思想与风俗习惯逐渐融合,从而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新民族———美利坚民族。 美利坚民族形成 I am an American. 自发形成一种民族意识,激发了北美人民去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自己的民族独立。 战前文化特征:多元文化 ①深受英国文化清教和启蒙思想影响; ②融入印第安与黑人文化因素; ③美利坚民族形成但存在种族歧视 战后文化特征:多元文化 ①政治上权力制衡 ②精神上追求自由 ③经济上实行发展种植园经济和 奴隶制 纵向分权制衡: 联邦与地方分权 横向:三权分立、 相互制约 两党制与 民主原则 分权制衡 当一个美国人在思考政府建设的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 阅读教材P66“历史纵横”,思考:美国文化中的清教因素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1)清教因素,例如“契约思想”“上帝选民”“民主政治”“注重个性”“追求个人的权利、尊严和自由”等思想丰富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内容。 (2)清教因素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对美国以后的侵略扩张提供了重要动力。 自由女神像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块铭牌,上面刻着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颁发的日期;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国的象征。 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占领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并在殖民地建立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后建立了巴西殖民地,设立总督制度 到18世纪晚期,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小部分土地为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战前文化特征:多元文化 ①民族融合但等级分明 ②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 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 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 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 天主教成为主要宗教 拉丁舞成为重要文化符号 ②偏远的内陆地区: 印第安人保留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等人的领导下,独立运动席卷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 战前文化特征:多元文化 ①民族融合但等级分明 ②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 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 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 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 天主教成为主要宗教 拉丁舞成为重要文化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