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2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世界市场: 全球贸易网络的逐渐形成 1947 1870 1840 1500 1918 1939 1978 1991 1995 1945 1765 1914 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P55—56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间轴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对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进程进行阶段划分。 一、世界市场:全球贸易网络的逐渐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新航路开辟 一战开始 关贸总协定 改革开放 冷战结束 世贸组织 一战结束 二战开始 二战结束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3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贸易受挫 世界贸易虽有曲折但迅猛发展 一、世界市场:全球贸易网络的逐渐形成 4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55—56,梳理全球贸易网形成的相关知识,并完成表格。 发展阶段 原因 表现 初步形成 (15C末-18C60S) 最终形成 (18C60S-20C初) 曲折发展 (20C初-20C90S) 突飞猛进 (20C90S以来) 阻碍因素: ①两次世界大战; ②1929-1933经济危机;③冷战。 促进因素:关贸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 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②交通工具革新;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扩张。 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②冷战的结束;③世贸组织的成立;④跨国公司的发展。 ①新航路开辟; ②殖民扩张。 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洲际贸易扩展;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加;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世界贸易在曲折中发展 海路贸易 主导国 贸易双方及主要交换物 印度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欧美贸易 三角贸易 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太平洋贸易 西欧 诸国 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手工制品(欧洲) 贵金属、蔗糖和烟草(南美) 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欧洲)→黑人(非洲)→贵金属、蔗糖和烟草等(美洲) → (欧洲) 葡萄牙 线路1:生丝、瓷器等(中国澳门) 印度果阿中转 白银(欧洲)→中国 线路2:生丝(中国) 澳门 白银(日本) 西班牙 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中国) 马尼拉 白银(墨西哥)。 知识回顾:(纲要下第7课)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一、世界市场:全球贸易网络的逐渐形成 5 特点: ①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的到三大洋; ②商品种类多、范围大,新旧大陆间哥伦布交换是主题(人种、物种、商品、疾病等); ③欧洲主导贸易(两牙、荷兰、英国); ④全球贸易网基本形成; ⑤出现股份公司等新贸易形式。 6 材料一: 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材料二:中国入世 材料三,教材P57学思之窗: (1)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世界贸易有哪些特点? ①具有相当的经营规模; 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迅猛; ③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④在世界经济中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 (2)特点:①世界贸易逐渐制度化、体系;②跨国公司发展迅猛;③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 全球贸易网发展历程示意图 教材P56思考点:影响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一、世界市场:全球贸易网络的逐渐形成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资本的扩张性; ②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③科技革命的影响; ④跨国公司的推动; ⑤国际及区域经济组织的成立; ⑥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⑦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7 生产力的发展 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 探究全球贸易网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凡是这些产品汇集以便进行交换的地方,都变成了世界市场的城市;在发现美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