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惠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 高一 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 ) A.青铜器 B.彩绘陶器 C.铁制农具 D.唐三彩 2.在我国古代传统家庭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家族社会和谐 B.贵族王位世袭 C.宗法观念浓厚 D.分封等级森严 3.春秋战国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出现在人名中,如“冉更,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 B.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得到推广 C.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井田制 D.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饲养牛 4.《论语》记载,孔子谓季氏(鲁国权臣):“八佾(天子乐舞)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表明孔子( ) A.推崇为政以德 B.提倡仁者爱人 C.反对奢侈享乐 D.主张克己复礼 5.中国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等处事格言。这些格言体现的思想是( ) A.儒家的民本思想 B.道家的无为思想 C.法家的法治思想 D.墨家的尚贤思想 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 A.加强了北部边防 B.使西南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D.突出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7.“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民心和民力”。下面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制定秦律、称皇帝 B.设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修陵墓 D.统一文字、平南越 8.汉高祖时,齐国辖临淄、胶东、胶西、济北、琅邪等七郡之多;而到景帝时,齐国的十二郡国中,仅存淄川、胶东、城阳三国。与此同时,高祖时有九个王国,十五个汉郡,而到昭帝时,汉郡已达八十七个,而王国仅十七个。这表明汉代( ) A.官僚机构、官员数量众多 B.皇帝权威在不断加强 C.中央集权制度已日益完善 D.门阀贵族势力走向衰落 9.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行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这些措施体现出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 ) A.扶植豪强贵族 B.强化中央集权 C.以“柔道”治天下 D.遏制地方势力 10.下表展示的是西晋部分权贵的做法,由表中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人物 做法 太傅何曾 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 卫尉石崇 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 外戚王恺 用麦糖洗碗,用蜡当柴,用紫丝布作步障 40里,用椒泥涂屋 A.西晋时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B.西晋时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C.西晋的统治集团腐败堕落 D.西晋时文化高度繁荣 11.据记载,贞观年间商旅在野外停留,没有盗贼之忧,监狱常常空置;马牛遍布田野,谷物连年丰收,斗米三四钱;往来旅客从山东到沧海,不用自带干粮,可以取给于路。该记载( ) A.说明贞观年间百姓生活富足 B.客观反映了“贞观之治”的面貌 C.为政要类的记载提供了范例 D.反映了唐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12.(唐)开元以来,边将久任,十余年不易。乃至朔方、陇右、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即兼统此数州,而州刺史尽属之。故节度使多兼按察、安抚、度支诸使,土地、人民、甲兵、财富皆有之。此为地方政制上一大变化。该变化最终引发了( ) A.安史之乱 B.甘露之变 C.玄武门之变 D.“开元盛世” 13.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