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七) 水分子的变化 知识点一 水的分解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B.试管a中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可以再分 解析:试管中电极接电源的负极,电解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可燃,但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不正确。 2.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均发生变化 B.b管中的气体可以被点燃 C.a管与b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二 分解反应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B ) A.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B.水氢气+氧气 C.硫+氧气二氧化硫 D.镁+氧气氧化镁 知识点三 水的合成 4.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 B.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氢气火焰上,烧杯内壁会出现水雾 解析: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故A正确;由于氢气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故B正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而不是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氢气的火焰上,反应产生的水蒸气遇烧杯内壁冷凝呈液态水,故在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故D正确。 5.“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中采用了液氢-液氧发动机,下列关于选用液氢和液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与气态相比,液氢和液氧的分子间隔更小,节约空间 B.氢气、氧气经液化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汽化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都可被点燃 D.燃烧反应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6.如图所示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通入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反应中消耗氧气2 mL B.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氧气 C.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 D.反应中消耗氢气2 mL 知识点四 化合反应 7.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 A.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光合作用 C.氢气燃烧 D.1 g食盐溶解到10 g水中得到11 g食盐水 8.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装置,图2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图1 图2 A.a应接电源正极 B.气体M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点燃气体M之前需要检验纯度 D.8 s时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是2∶1 9.如下图表示航天器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都可作燃料 【创新运用】 10.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1)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如图1所示)采用液氢(液态氢气)作为燃料,液氢变为氢气时发生的是__物理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氢气+氧气水__,其在环保方面的主要优点是____产物无污染_____。 (2)2023年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于5月22~26日在中国举行。 ①目前有科学家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实现“制氢”,上述“制氢”过程中用激光使水分解的反应,属于__分解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②在“储氢”领域,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