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氧气的性质与实验室制取 知识点一 氧气的性质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A不正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B不正确;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不正确;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D正确。 知识点二 氧化物和氧化反应 2.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B ) A.N2 B.NO2 C.HNO3 D.NH3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B ) A.动植物的呼吸 B.木炭的燃烧 C.食物的腐烂 D.酒和醋的酿造 知识点三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4.如图所示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和谐的生态环境 B.物质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C.生物呼吸可以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 知识点四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5.如图所示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D ) A.取用试剂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验满气体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分液漏斗__。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AC(或AD)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H2O2__H2O+O2__。 (3)实验室还可以选用氯酸钾固体与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B__(填字母序号)作为反应装置。 知识点五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实验中,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变 C.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 D.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解析:二氧化锰、氯化铁等均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故A错误;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即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故B错误;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不能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故C错误;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故D正确。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相同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氧化铁(Fe2O3)和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现象如表所示: 催化剂 现象 MnO2 有大量气泡 Fe2O3 少量气泡 (1)根据气泡生成多少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合理即可)__。 (2)若用上述两种催化剂分别进行实验,得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上述关系图中曲线a在0~30 s时,其对应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__0.02_g__,曲线b对应实验中使用的催化剂为__Fe2O3__。 解析:(1)向相同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氧化铁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入二氧化锰的产生大量气泡,加入氧化铁的产生少量气泡,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2)由关系图可以看出,曲线a单位时间产生氧气的质量比曲线b单位时间产生的氧气多,故a对应催化剂MnO2,b对应催化剂Fe2O3,曲线a在0~30 s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0.6 g÷30 s=0.02 g/s。 9.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C.家用制氧机有的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