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七) 制取氧气 知识点1 实验室制氧气 1.某同学设计了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四种方案: 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加热二氧化锰 ③分离液态空气 ④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其中合理的是( B )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试剂,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 D.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应先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到下列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文字表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 。 (3)实验时,装置B中长颈漏斗末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末端逸出 。 (4)实验室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知识点2 分解反应 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钠+水―→ 氢氧化钠+氢气 B.铝+氧气―→ 氧化铝 C.硫酸铜+氢氧化钠―→ 硫酸钠+氢氧化铜 D.碳酸―→ 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3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解析: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A项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故B项错误;有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有的催化剂能够减慢反应速率,故C项错误;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D项正确。 知识点4 氧气的工业制法 6.[原创题]如图所示为工业制取氧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 B.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C.制取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D.氮气沸点低于氧气,先收集到氧气 解析: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成分,属于混合物,故A项正确;该过程是利用沸点不同将气体分离,无新物质生成,故B项正确;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汽化即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故C项正确;氮气沸点低于氧气,先收集到氮气,故D项错误。 7.已知氯化铁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 【创新运用】 8.(科学探究与实践)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作反应试剂制取氧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具支试管连接U形管,实验中造成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是 反应放热,具支试管内压强变大 。 (2)结论: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 二氧化锰 。 (3)通过图2分析,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 慢 (填“快”或“慢”),原因可能是 随着反应进行,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逐渐减少 。 解析:(1)反应为放热反应,装置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变大,导致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2)由曲线可知,得到相同体积的氧气,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所需时间更短,则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3)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