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突破提升(三) 探究实践类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提高视野亮度时,应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 B.对光完成后,通过目镜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目的是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D.目镜5×和物镜40×的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解析: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目的是避免物镜接触玻片。 2.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发现视野很暗。为看到明亮的视野,正确的操作是( B ) A.移动装片 B.换大光圈 C.下降镜筒 D.擦拭物镜 3.小华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时,使用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他在视野中看到一只体长约为6毫米的眼虫,则这只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 D ) A.600毫米 B.60毫米 C.0.6毫米 D.0.06毫米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小华使用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的显微镜,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因此他在视野中看到一只体长约为6毫米的眼虫,则这只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6÷100=0.06(毫米)。 4.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调节视野亮度要用到的结构是( D ) A.转换器和反光镜 B.遮光器和通光孔 C.通光孔和反光镜 D.遮光器和反光镜 5.如图为显微镜的相关结构和观察视野,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为了让看到的细胞更大,应选择镜头①和④ B.若对光时视野较暗,选择大光圈和平面镜 C.看到细胞但视野较模糊,微调显微镜b处 D.将视野从甲→乙,仅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体积越大。②和③的放大倍数最大,因此,为了让看到的细胞更大,选择镜头②和③。若对光时视野较暗,则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看到细胞但视野较模糊,微调显微镜b处,使物像更清晰。甲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乙的图像清晰且变大,将视野从甲→乙,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6.如图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②③⑤ B.步骤①中用碘液进行染色 C.进行步骤③前不需要用清水漱口 D.进行步骤④时需将盖玻片快速放下 解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刮、涂、盖、染。图中①是染色、②是滴、③是刮、④是盖、⑤是涂,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③⑤④①。步骤①中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进行步骤③前需要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杂物。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盖在水滴上,以免产生气泡,因此进行步骤④时需将盖玻片慢慢放下。 7.如图是小秦同学在观察了番茄果肉细胞后,根据观察结果制作的番茄果肉细胞模型。根据评价量表中的结构完整性指标,你认为小秦制作的番茄果肉细胞模型等级评定应为( C ) 指标 优秀 合理 待改进 结构 完整性 无误, 无缺失 结构有1处错误(含缺失) 结构有2处错误(含缺失) A.优秀 B.合理 C.待改进 D.三者都合理 解析:该模型存在的缺陷是缺少细胞壁,多了叶绿体,因此等级评定应为待改进。 8.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常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D ) A.增加温度 B.增加营养 C.加快细胞分裂 D.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9.某同学为探究草履虫的趋性,做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两组载玻片上各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在甲组载玻片一侧放一小粒食盐,在乙组载玻片一侧滴加一滴肉汁(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甲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B.乙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