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043

03 课时分层训练(三) 学习使用显微镜 人教版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628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时,分层,训练,学习,使用,显微镜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三) 学习使用显微镜 知识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 1.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D ) A.①是目镜 B.②是转换器 C.⑤是反光镜 D.⑥是细准焦螺旋 解析:图中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遮光器,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 2.生物学实验课上小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视野有些暗,正确的操作是( A ) A.用大光圈、凹面镜 B.用小光圈、凹面镜 C.用大光圈、平面镜 D.用小光圈、平面镜 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若视野有些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3.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便捷。如图所示的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了照明灯,此变化方便观察者完成( C ) A.取镜 B.安放装片 C.对光 D.调整焦距 知识点二 显微镜的使用 4.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C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反之,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若想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短物镜①和长目镜④。 5.将显微镜从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 C ) A.细胞数目变多,个体变小,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变多,个体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变少,个体变大,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变少,个体变大,视野变亮 6.如图为双目显微镜示意图。该显微镜的镜筒不能移动,可以通过旋转准焦螺旋上升或下降载物台,来调节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放大倍数是①和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B.上升载物台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 D.转换到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多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目镜放大倍数和[②]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时先转动粗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物境,避免物镜压碎标本或损坏境头)。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所以,转换到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7.图一是双目显微镜;图二是某同学观察根尖永久玻片标本时看到的物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显微镜和单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B.物像模糊不清时,应调节② C.要观察④处的细胞应向上移动玻片标本 D.如果需要用更高倍数的物镜观察,应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转换物镜 8.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中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B ) A.转动图一中的⑤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B.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方移动玻片 C.从图三到图四,可以转动图一中的转换器更换物镜来实现 D.观察图四所示物像时,可调节图一中的③使视野变亮 解析:转动图一中的[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镜头与玻片接触。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低倍镜下细胞数目多,体积小,视野亮;高倍镜下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从图三到图四,可以转动图一中的转换器更换物镜来实现。观察图四所示物像时,可调节图一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