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127

21 课时分层训练(十七) 微生物的分布 人教版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4194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时,分层,训练,十七,微生物,分布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十七) 微生物的分布 知识点一 观察菌落 1.小明在检测教室内的细菌和真菌时,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请你帮他指出哪种是细菌的菌落( C ) A.菌落大,呈青绿色 B.菌落大,呈黄褐色 C.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D.菌落大,呈绒毛状 2.陕西汉中的城固柑橘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 000多年。城固柑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如果保存不当,时间长了会在橘皮上长出青绿色绒状的“毛”,这些“毛”是( D ) A.一个细菌 B.一个霉菌 C.细菌的菌落 D.真菌的菌落 知识点二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下列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 ①恒温培养 ②冷却 ③接种 ④高温灭菌 ⑤配制培养基 A.①④⑤③②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③④① D.①⑤③④② 4.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中是( B ) A.配制培养基 B.接种 C.高温灭菌 D.恒温培养 5.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属于它们生活必需条件的是( B ) ①光照 ②有机物 ③空气 ④水 ⑤适宜的温度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C ) A.干燥的粮食堆 B.煮沸后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牛皮鞋 D.潮湿的粉笔 7.某同学做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完成步骤①时,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高温灭菌 B.步骤②是接种的过程 C.进行步骤③时,接种后的两套培养皿不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 D.步骤④观察菌落形态、大小,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解析:进行步骤③时,接种后的两套培养皿必须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而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培养。 8.观察如图所示的菌落,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B ) A.图一为细菌菌落,图二为真菌菌落 B.细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C.菌落是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D.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可以大致区分图一为细菌 解析: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9.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配制培养基时,牛肉汁的作用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营养物质 B.配制好的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实验结束后,应将培养物等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经高温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恒温培养 10.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每个菌落都是由大量不同种类的细菌组成的 B.真菌的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C.菌落是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D.一个菌落只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 【创新应用】 11.手机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手机依赖症”。由于人的手经常接触手机,手机表面温暖、潮湿,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某文章称,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某科研单位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编号 培养基组成 甲 牛肉汁、蔗糖、水等 乙 牛肉汁、琼脂、水等 (1)如图,在固定面积用无菌棉签取样,制成细菌悬液,然后取该悬液在培养基上涂抹,这个步骤即为接种,该步骤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__高温灭菌后冷却__。 (2)该实验需选用培养基__乙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琼脂__可以使培养基凝固,以便观察实验结果。 (3)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有多种形态,如果菌落较大且呈绒毛状,它可能是__真菌__的菌落。 (4)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手机上的细菌数目如此之多,而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你对此有什么建议?__合理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等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