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突破提升(一) 识图作答类(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根据巴斯德实验的图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对照原则,B瓶起对照作用 B.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是玻璃瓶颈 C.实验设置单一变量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D.该实验结论是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2.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中国梦”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 D ) A B C D 3.小明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B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平面镜对光 B.图二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染液是碘液 C.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三中的②③ D.若要把图四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解析:凹面反光镜使光线汇聚,因此,观察时若光线较弱,可选用图一中[①]反光镜的凹面。图二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染色的主要目的是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要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③④一端有螺纹为物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想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四中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玻片标本要往右下方移动,物像才会移到视野中央。 4.图一、图二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步骤,图三、图四是显微镜下看到的两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图二操作中,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稀碘液和清水 B.若将图三视野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 C.由图三视野变成图四视野,需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有转换器和粗准焦螺旋 D.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图四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 5.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图一 图二 A.与图二相比,图一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图二能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 C.图一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图一可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解析:与图二动物细胞相比,图一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图二不能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图一的[②]细胞膜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图一不可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因为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6.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依次看到的视野。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 A.由视野①→②的操作是将临时玻片向右移动,使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B.由视野②→③的操作是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C.由视野③→④的操作可先选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变亮 D.由视野③→④可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7.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要让镜筒大幅度下降。下列操作中转动的结构及方向正确的是( A ) A B C D 8.如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⑤④① B.步骤①中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 C.步骤④操作不当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