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突破提升(三) 探究实践类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面包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对照实验(如表)。该实验方案中的①和②应分别为( C ) 组别 面包虫数量/只 土壤 光线 温度 实验组 20 湿土 ① ② 对照组 20 湿土 阴暗 25 ℃ A.明亮、15 ℃ B.明亮、25 ℃ C.阴暗、15 ℃ D.阴暗、25 ℃ 解析:探究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余条件要相同且适宜;该实验探究温度对面包虫生活的影响,探究的变量是温度,对照组的温度是25 ℃,因此,实验组的温度与对照组的温度要不同,实验组的温度②应该是15 ℃;光线①应与对照组相同,均为阴暗。 2.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水温 B.只能观察金鱼的鳃盖一开一闭,计数为金鱼呼吸1次 C.实施实验时先调节水温,后放入金鱼,待金鱼安静后开始计数 D.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10 ℃ 解析: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1次。 3.如图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中只能通过①调节亮度 B.欲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更大,应选图二中的③ C.图三所示的操作是滴加生理盐水 D.图四的结构⑥是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解析: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二中③放大倍数大,因此,欲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更大,应选图二中的③;图三表示染色过程,滴加的是碘液,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图四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无细胞壁,[⑥]细胞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4.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某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由于草履虫需要氧气,所以从培养液的表层选取草履虫 B.乙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为了便于观察,可以放少许棉花,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D.草履虫靠运动器官纤毛在水中旋转前进 解析: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没有器官,纤毛只是细胞的一部分。 5.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组织时看到的物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具有保护功能的表皮组织 B.图二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 C.图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D.图四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解析:图一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属于上皮组织。图二是血液,细胞排列疏松,具有保护和营养的作用,属于结缔组织。图三是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图四是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6.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厘米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实验材料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唯一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解析:实验2组和4组形成对照实验,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