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在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三期文化层出土的诸多青铜器中,镶嵌着绿松石的铜牌饰品制作得尤为精美。这不仅需要熟练的铸造技术,而且需要熟练的镶嵌技术与之相结合。这反映出当时( ) A.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B.手工技术体系完备 C.青铜冶炼技术的萌芽 D.手工作坊规模较大 3.商朝是内聚型的社会结构,注重凝聚自身以形成方国部落联盟;西周的社会结构是较为开放的,更注重“分”,而不是“合”。这一变化( ) A.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B.形成了分散的方国联盟 C.开启了多元一体的进程 D.推动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4.周王将自己的家族子弟、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外服地区做诸侯,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担任首领的局面。这一做法( ) A.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B.消除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促进了神权与王权的融合 5.朱熹曾提到某一土地制度时说:“商人以六百三十亩之地,画为九区,区七十亩。中为公田……而不复税其私田。”这一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名田制 C.均田制 D.屯田制 6.春秋早期,晋昭侯(大宗)与曲沃桓叔(小宗)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曲沃小宗取代晋侯大宗,夺得晋国正统地位,史称“曲沃代晋”。这一事件破坏了( ) A.礼乐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7.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晋国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这一举措( ) A.加剧民族矛盾 B.建立了中央集权 C.利于民族交融 D.导致分封制瓦解 8.在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繁衍人口、增加赋税收入、扩大兵员的是( ) A.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B.强制拆散大家庭为个体小家庭 C.剥夺限制贵族特权 D.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 9.下列关于战国时代的历史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铁犁牛耕出现的推广 B.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C.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D.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建立 10.孔子是先秦时期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下列言论中属于孔子的有( ) ①“克己复礼” ②“隆礼重法” ③“兼爱尚贤” ④“有教无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关于“天道”与“人道”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基本问题之一,下列人物主张“‘天道’自然,‘人道’不妄为”思想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12.战国中叶,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此类言论在战国中后期的著作中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 A.统一国家的愿望 B.百家争鸣的局面 C.社会转型的趋势 D.休养生息的政策 13.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剥夺了赢姓侧室的世袭特权;又因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设立据点的必要。故采取( ) A.宗法制 B.皇帝制度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面持久的烙印”。这里的“烙印”是指( ) A.开始推行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驰道连接了各地 D.实行行省制度 15.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