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906

广东省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27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 9月月考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军笔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答题卷收回,试卷学生自己保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0分) 1.人民教育-出卷网-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中,提供了很多史料。下列史料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①西周早期成王时的青铜器 ②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陶器 ③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黑陶 ④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2.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B. 《周易》中记载黄帝教民种植五谷 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世界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A.A B.B C.C D.D 3.下列政治制度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范畴的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三公九卿制 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该材料表明殷周制度中( )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现象 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 C.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 D.世袭和选贤的一致性 5.孔子曰:“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商代( )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6.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7.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8.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观因素是( ) A.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B.国君谋求争霸战争中的优势 C.道家学派提倡变法 D.周王室衰微,失去政治优势 9.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变法图强已成为历史潮流 B.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C.门阀士族的等级不复存在 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流动和转变 10.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 ) A.社会变化 B.民族交融 C.经济发展 D.技术进步 11.阎步克先生认为,秦汉王朝是帝国时代的开端,具有开创奠基的意义,秦汉帝国的最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下列项中,能够说明以上特征的是( ) A.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B.宗法制、皇帝制、二府三司制 C.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 D.郡国并行制、皇帝制、世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