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2309

初中心理健康 13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情窦初开时》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1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2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心理健康,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
  • cover
13《情窦初开时》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情窦初开时 学科 心理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四单元 版本 北师大 册别 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围绕青春期异性交往展开,涵盖青春期异性情感变化、交往意义、原则及应对冲动和特殊情况(如收到情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异性关系 。 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充满好奇和困惑,部分学生可能已出现朦胧情感,但缺乏正确引导,不知道如何把握交往尺度,需要通过学习树立正确观念 。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通过分析案例和参与讨论,学生能说出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原则;在角色扮演和情景讨论中,学会正确处理异性交往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异性情感,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人际交往素养 。 评价内容:学生课堂发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小组活动参与度、对案例分析的合理性、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方式:课堂提问、小组活动观察、作业评价 。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和原则 。 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中的情感问题和外界干扰 。 1. 遵循探究思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 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 。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教师讲述小菊和阿强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青春期,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情感经历?引出本节课主题 ——— 情窦初开时 。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导入新课 。 二、新课讲授 1. 心海导航:教师讲解青春期异性关系变化的原因,强调正确看待自身心理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吸引是正常现象,并非爱情 。 2. 分析异性交往的意义:通过提问和学生讨论,总结出了解异性、学会相处、取长补短、提升学习效率等意义 。 3. 讲解异性交往的原则:公开交往、扩大交往面、保持距离、情感适度,结合生活场景举例说明 。 系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 三、活动在线 1.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表演情景 1 和情景 2,表演结束后,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情景中的交往方式是否合适?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 2. 我喜欢的异性:学生按要求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喜欢的异性特质,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培养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 四、体验课堂 1. 续编故事:学生分组对小哲和小敏、晓婷和志强的故事进行续编,讨论如何防止异性交往产生 “质变” 以及面对误解和干扰的应对方法 。 2. 想一想:教师提出情景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和总结 。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 五、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原则、处理情感问题和外界干扰的方法 。强调正确对待青春期异性情感的重要性 。 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记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 5.板书设计 情窦初开时 1. 心理变化:正常现象,非爱情 2. 交往意义:了解异性、相处、取长补短、提升效率 3. 交往原则:公开、扩大面、保持距离、情感适度 4. 问题处理:防止 “质变”、应对误解干扰 6.教学反思与改进 《情窦初开时》实践性作业单 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采访3位同学或朋友,询问他们对“收到异性情书”的看法,记录他们的反应(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