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请从史料实证角度观看视频,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五千年存在感的认识。 讲授新课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 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 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目 录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石器时代 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 从部落到国家 三:中华文明的发展: 商朝和西周 170万年前 元谋人 70-50万年前 北京人 7000 -5000年前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5000年前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三皇 五帝 夏朝 建立 BC2070 BC1600 商朝 建立 BC1046 西周 建立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生产力 水平 社会 形态 社会 组织 学科素养之时空观念解析 灵魂叩问———何谓文明?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主要。”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文明的标志:国家、城市、文字 现代汉语中用“文明”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一词,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所谓“蒙昧”和“野蛮”相对而言。……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 ———赵剑峰、苏峰、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社会 状态;判断文明最主要的标志是国家。 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 —冯友兰 问题1:请从文明的角度分析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如何证实? 什么是国家?早期国家又是如何形成的? 口述史料: 口头讲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神话传说、俗谚、回忆录等 实物史料: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如:遗迹、遗址、遗物等 文献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史书、书籍、报刊等 史料实证———如何证实文明存在?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 新旧石器时代划分: 打制石器与磨制时期 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 旧石器时代:约250万———约1万年前(生产力范畴) (1)含义: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 (2)文化遗存代表:元谋人、北京人 (3)时代特征:打制工具、采集渔猎、学会用火、群居生活。 问题2:结合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分布图,分析其早期人类分布特点。 1.分布广泛,遍布南北东西,既分散有集中; 2.主要集中于大河、大江等自然条件优良、生存空间较大的区域。 【注意】单位面积果兽数量有限,人口不能密集(从北京人 到山顶洞人的数十万年间,人类群落的规模一般保持在三 五十人之间。);受时节影响大,食物供给不稳定,相对 来说,采集比狩猎更稳定;早期人类处于母系氏族时期。 2.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开始距今5000至2000年不等 (1)含义: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 (2)文化遗存代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3)时代特征: 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产生、陶器、刀耕火种,建材定居,村社体系等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在两个方面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来制作石器;他们食物来源的大半或全部靠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去获得的。而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中,后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