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2657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92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南省,次月,答案,试卷,历史,第一
  • cover
扶沟县城郊乡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13,35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 ) A.母系氏族社会 B.父系氏族社会 C.奴隶制社会 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 2.陶寺遗址出土了大量礼器,特别是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这些礼器表现出的显然是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仪礼等社会关系。这表明当时( ) A.阶级分化明显 B.禅让制瓦解 C.陶器开始使用 D.统一国家形成 3.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漠 5.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战国变法 6.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颁行标准衡量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恩泽贵族 B.实现民族交融 C.增加税收 D.削弱王国势力 8.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推行的实质( ) A.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配合 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9.太初三年,汉武帝出兵远征西域大宛国。为备足兵源,汉武帝下令征调全国“七种人”当兵,即:罪吏、亡命(逃亡者)、赘婿、贾人(有店铺的商人)、有市籍者(原来是商人的人)、父母有市籍者(父母原来是商人的人)、大父母有市籍者(祖父母原来是商人的人)。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B.商人在政治上遭受歧视 C.穷兵黩武,歧视少数民族 D.采取措施,维护国家统一 10.汉武帝在货币改革中发行白鹿皮币和白金币,白鹿皮币仅针对王侯宗室,规定他们在朝勤聘享时必须使用皇家上林苑出产的、每张售价40万钱的白鹿皮作为玉璧的衬垫;白金币由中央政府专向富商豪民发行,作价奇高。这一举措表明汉武帝旨在( ) A.削弱地方封国势力 B.加强汉朝集权政治 C.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D.维护社会等级制度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这一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