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3308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城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382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东海城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二单元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发现,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的说法才逐渐齐备。这表明夏商周时期( ) A.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时期 B.农业文明引领游牧文明发展 C.农业养殖起源并得到了发展 D.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 2.在郑州、安阳的商代墓葬中,出土了产自南海和东海的龟甲、海贝、海蚌等物品;广东信宜出土的西周铜盉与中原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铜盉形制几乎相同。据此可知,商周时期( ) A.南方文化影响力超过北方 B.青铜铸造已进入繁荣时期 C.不同地区间经济交流频繁 D.中原地区与南方已有联系 3.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官有政务性职官、事务性职官、宗教文化类职官、军事性职官等,外服官有侯、伯、甸、男、卫、邦伯。据此可知商朝( ) A.国家机构较为完善 B.官僚政治成为主流 C.商王实现权力集中 D.缺乏民主传统制约 4.夏、商、西周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下表为此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朝代 政治制度 夏朝 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商朝 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西周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A.建立完备的国家机器 B.国家内部结比较松散 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部族组织取代地域组织 5.下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龟腹甲,刻写了一些有关占卜的内容,这一实物史料最有可能出土自(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C.河南二里头遗址 D.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6.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所示),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7.春秋中期,晋政权逐渐为赵、韩、魏、知、范、中行氏等六卿控制。后来,韩、赵、魏、知四家联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的土地。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联合灭了知氏并瓜分其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由此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西周分封制度不断完善 B.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渐趋确立 C.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快 D.周朝传统统治秩序渐遭破坏 8.在西周的文字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的关系多么敌对,他们均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B.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C.血缘成为维系政治关系的纽带 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缓和 9.18世纪,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法国广泛传播,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权宣言》中第四条规定:“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该规定与下列哪一儒家思想比较接近( ) A.民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