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分析材料,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导火线;通过阅读地图和教材,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2.◎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观看视频和研读材料,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概括沙俄大量侵占中国领土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3.◎家国情怀 通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以及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事迹,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导入 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鸦片战争后仅仅过了十多年,列强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不仅火烧圆明园,还让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为什么鸦片战争后列强还要发动新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1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英法为何挑起战端? 材料一: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材料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三: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中国近代现代史 1 英法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英法为何挑起战端?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提出“修约”要求 担心危及统治 拒绝“修约” 英法等国 清政府 1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英法为何挑起战端? (2) 直接 原因(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概况 思考:阅读课本P11-12,归纳总结完成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问题 (1)时间: (2)参战双方: (3)经过: (4)结果: 1856年10月 ———1860年10月 清政府VS英法(主凶)、美俄( 帮凶) (3)经过: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并对广州实施军事管制 1858年4月,英法联军舰队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 被迫与英、法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59年6月,英、法炮轰大沽台,再次挑起战事。守卫炮台的清军奋起反击,重创英法舰队 (3)经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咸丰帝让他的 弟弟奕?担任 议和大臣,留守 北京,自己逃往 承德避暑山庄。 (4)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