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 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1900年,人类用欢呼声拥抱新的世纪之年,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满怀着屈辱与悲愤跨入20世纪的。 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课程标准: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由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组织发展而来。 他们利用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1.概况: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时间: 地点: 兴起原因: 斗争方式: 目的: 口号: 性质: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华北地区干旱严重 19世纪末 山东、直隶一带 19世纪末,洋教遍布山东。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山东,教会活动更加猖獗。……每因教民肆虐太甚,乡民积怨不平,因而酿成巨案。该国主教只听教民一面之词,并不问开恤之由……清政府“袒教抑民”导致民冤不伸。 ———《义和团档案史料》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一、义和团运动 1.概况: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时间: 地点: 兴起原因: 斗争方式: 目的: 口号: 性质: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华北地区干旱严重 毁教堂、拆铁道、断电线等 扶清灭洋 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19世纪末 山东、直隶一带 反对帝国主义拥护清王朝 一、义和团运动 2.清政府态度: 材料一 “著都饬所属文武各员,查明各种会匪名目,严行禁止,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上谕》1899年11月28日 材料二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1900年6月20日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 剿灭 招抚 态度:从“剿灭”到“招抚”。 招抚目的: 时“剿”时“抚” 客观上有利于义和团的发展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深入京津地区 引发列强不满,联合侵华 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维护清王朝统治。 一、义和团运动 3.义和团口号: 如何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扶清 灭洋 局限性:①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进步性: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 斗争意志 ②还带有迷信色彩 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二、抗击八国联军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原因: 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是由义和团运动造成的。你认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