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0631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24张PPT+学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4594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课,古代,日本,课件,24张,PPT+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案 【2022版课标】:通过日本大化改新,以及非洲、美洲的社会发展概况,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幕府统治的形成与权力特点。 【难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 “以唐为师” 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事件;分析武士集团兴起与幕府统治建立的内在关联。 【学习过程】 【任务一 古代日本发展历程】 阅读第11课完成以下时间轴,梳理古代日本发展历程 【任务二 大和兴起 一统日本】 阅读课本52页第一段内容,完成下列结构图,了解大和国是怎样统治国家? 【任务三 唐风洋溢,大化改新】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依处于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材料二:公元7-9世纪,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批遣唐使。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三:7世纪中叶,日本豪族苏我氏把控朝政,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史称“乙巳之变”。孝德天皇即位后,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6分) 材料四: 2、从材料四可看出,大化改新后日本政治上实行 制度, 起到 作用。 材料五: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人民,每个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九年级上册教材》 3、由材料五可知大化改新后,日本确立了 的土地制度, 影响是: 。 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分析大化改新对日本起到的影响。 大化改新前 大化改新后 政治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权倾朝野。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以 为中心的 制度; 社会比较稳定。 经济 土地私有,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 土地 ,统一征收赋税,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影响: 材料六:“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5、材料六说明了什么? 【任务四 幕府掌权,天皇旁落】 1、大化改新百年后, 盛行,建立了庄园。 2、庄园谁建立? 3、庄园有何特权? 4、建立庄园有何影响? 5、地方豪强通过什么手段保护自己的庄园? 6、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这种情况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材料:9世纪中期,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 7、以庄园为经济基础,以武士集团为军事基础,为 统治奠定了基础。 8、幕府统治建立的时间、标志、特点是? 【巩固练习】 1、“倭国”自知落后,深慕中华文明,引颈向望,欲移为己用。于是,便不惜万般艰辛,远渡重洋,学习中国文明。使日本渐为文明先进之国。”材料评述的是( ) A.“大化改新” B.幕府统治 C.“明治维新” D.“大陆政策” 2、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进行大化改新 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战后社会改革 3、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