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0856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17张PPT+视频+学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46595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课,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课件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姓名 班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地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分布,知道著名的兼并战争及其结果;了解战国时期经济发展。 2.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知道都江堰概况及功能。 3.学习商鞅不畏强权、敢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 重点:战国七雄的格局、商鞅变法的内容、铁器牛耕的推广。 难点:社会变革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变法对社会制度转型的作用。 任务一: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个事件,说明了 历史现象? 材料1: 材料1和材料2、材料3分别属于什么史料 (4分) 从上述三则史料中可以看到什么历史信息?(4分) 材料4:战国时期,各诸侯放弃了对霸主名号的追求,转变为对土地的兼并、对人口资源的争夺…… 从材料4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的性质是: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 (请在正确现象后打√) 材料5 战役 参战兵力 时间 交战区域 春秋 城濮之战 楚军约4万 晋军约3万 一天 城濮 战国 桂陵之战 齐军约8万 魏军约8万 一年 邯郸、桂陵 马陵之战 齐军约10万 魏军约10万 今郯城、莘县、大名、鄄城、范县、濮县等 长平之战 秦军约60万 赵军约45万 三年 长平 5、从材料5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具有什么特点 ①持续时间 ②参战兵力 ,战争规模 ③交战区域 任务二:商鞅变法 根据35页内容,完成下表,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领域 内容 作用 政治 ①确立 ,由国君 治理。 作用:加强 对 管理。 ②废除贵族的 。 作用:有利于 阶级掌权 ③改革 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作用:加强对人民的管理,稳定 。 经济 ①废除 ,允许 。 作用: ②鼓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 。 ③统一 。 作用: 确立 制 军事 奖励 ,对有军功者 并 。 作用: 有利于提高 任务三: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农业 的使用日趋普遍 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手工业 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 商业 日益发达, 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 。 水利工程 各国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 。 ① ② ③ ④ 上述材料用于研究农业的是 用于研究手工业的是 用于研究商业的是 结论: 巩固练习: 1.(2024·山东枣庄·3)《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尤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B ) A.灵渠的开凿 B.都江堰的修建 C.黄河的治理 D.大运河的开通 2.(2024·四川眉山·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B  )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3.(2024·甘肃白银·1)商周时期,农具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的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描述的是(B  ) A.原始农耕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土地制度的变迁 D.耕作方式的变革 4.(2024·安徽中考·2)如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D )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5.(2024·江苏苏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