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1314

3.6.1角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398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6.1角,教学设计,格式,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
  • cover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3.6.1 角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角的本质特征,用静态和动态两种观点理解角、平角、周角的概念, 发展几何直观和抽象能力; 2. 掌握角的表示方法,认识度、分、秒等角的度量单位,能进行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了解方位角,逐步养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问题提出】如何研究角? 思考1:回忆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线段的? 【小组讨论】类比线段的研究思路,角将研究哪些内容呢? 思考2:小学时我们已经对角有了直观的认识, 进入初中后,我们还要从理性的角度进一步对 角展开研究.那我们应该先从哪方面来研究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线段的研究思路,类比、归纳角的研究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研究 问题的方法,注重学生数学“一般观念”的形成。体会用类比的思想构建研究 新几何图形的框架,为课堂的开展打下基础. 2.活动探究 任务一:探究角的静态定义 【活动1】你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角吗?请在学案中画出你感受到的角. 【活动2】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你给角下一个定义. (提示:角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这些基本图形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现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几个角的共同特征,体会如何给角下定义的过程,培养 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概念讲授 【活动3】定义辨析 小组讨论:这样的写法,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举例:(1)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元素位置表述不清) (2)两条相交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元素位置表述错误) (3)一个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小学时直观形象的表述) (4)端点重合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说清元素及元素的位置关系) 【活动4】教师板书角的定义,学生在学案上订正. 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 【设计意图】将学生产生的活动经验进行展示,对产生的问题予以讨论和纠正,使学生在 辨析中逐步理解角的概念并明确使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角的定义. 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任务二:探究角的动态定义 【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这是一条射线,你能用这条射线形成 90°角吗?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还能形成哪些你熟悉的角? (学生在黑板上操作,教师进行几何画板演示) 【设计意图】先由特殊的90°角引入动态角的形成,再让学生思考可以产生哪些认识的角,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一般度数的角,使学生感受到由特殊到一般的变化 过程,展现角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对角的动态定义的理解. 【活动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条射线的运动过程,从角形成的角度,再给角下个定义. (提示:什么图形在运动?图形做怎样的运动才能形成角?) 【活动3】定义辨析 小组讨论:讨论:这样的写法,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举例:(1)角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旋转而成的图形.(没有说明如何旋转) (2)角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顶点旋转而成的图形.(没有角不能谈顶点) 【活动4】教师板书角的定义,学生在学案上订正. 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起始位置的射线称为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称为终边) 思考:从形成的角度,角这个图形是否包含两条射线之间的部分? (几何画板展示) 【设计意图】理解角的动态定义,不仅要掌握概念的内涵,还要掌握概念的外延.上述思考 活动的目的是在理解角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