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1919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98318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巩固,PPT,25张,课件,同步,国家
  • cover
(课件网) 铜奔马 导入新课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汉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史记·匈奴列传》 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面临怎样的情况? 经济凋敝、政局不稳、匈奴侵边 一、汉并天下:沿袭秦制 陆贾 (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书曰新语。 ———《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新语·无为》 是以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 ———《新语·至德》 无为而治 一、汉并天下:沿袭秦制 ·于是上(文帝)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 ·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汉书·食货志》 文景时期 1、汉初的“无为而治” 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①汉初,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凋敝,生产力遭到破坏。 ②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反对暴政与过度压榨,改用宽缓的手段治理天下。 (1)背景: 一、汉并天下:沿袭秦制 ①治国理念: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②治国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措施: (3)结果: 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馀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一、汉并天下:沿袭秦制 2.“汉承秦制” (1)汉承秦制: 汉初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2)郡国并行制: (继承秦郡县制同时实行分封制) 楚王 韩信 梁王 彭越 淮南王 英布 赵王 张耳 燕王 臧荼 长沙王 吴芮 韩王 信 中央管理 诸侯王管理 郡 15郡 39郡 人口 450万 850万 地方诸侯严重威胁汉初中央集权 ◎ 西汉郡国分布图 长沙王臣等言:“沛侯濞重厚,请立为吴王。”……(高祖曰)然天下同姓一家,汝慎毋反。”濞顿首曰:“不敢。” ———《汉书·高帝纪》 一、汉并天下:沿袭秦制 汉景帝接受晁错建议削藩,引发“七国之乱” 结果: 但叛乱不得人心,3个月内即被平定。 吴王濞、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灾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举兵反。大赦天下。遣太尉亚夫、大将军窦婴将兵击之。斩御史大夫晁错以谢七国。 ———《汉书·景帝纪》 (晁错)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汉书·爰盎晁错传》 一、汉并天下:沿袭秦制 自主梳理 针对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大一统 经济大一统 思想大一统 疆域大一统 推恩令、设立中朝、察举选官、刺史监察、任用酷吏 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淮、抑制工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北击匈奴、经营西域、开拓疆域 二、国祚隆昌:西汉强盛 1、政治上 (1)颁布推恩令 作用:削弱地方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设立中朝(中外朝制度) 作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选官:察举制为代表 ①方式:地方向上级或中央推荐,中央考核和任免。 ②标准:“孝廉”、“贤良”(德才兼备) 注:征辟制(中央和地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