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期中质量检测 初2022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我们研究“古代埃及”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是( ) A. 相关的文物和遗址 B. 关于当时的影视著作 C. 文学著作中的描述 D. 历史学家的言论 2. 下图是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孤立,毫无交流 B. 起源中东,不断扩散 C. 多元分散,独立共存 D. 亚洲领先,非洲落后 3. 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 A. 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 4. 初三·二班正在举行辩论赛,依据下面双方辩论观点,判断双方辩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正方: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济联系。 反方: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A. 希腊城邦兴起 B. 查理曼帝国建立 C. 佛教传播 D. 亚历山大东征 5. 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以下理解最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 罗马以征战扩张的方式,建立了东抵印度河的大帝国 B. 佛教兴起于罗马,并成为世界性宗教 C. 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D. 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6.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下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与其所处领域对应正确有( ) ①《荷马史诗》———文学②《掷铁饼者》———建筑 ③罗马大竞技场———雕塑④“儒略历”———天文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小李同学在复习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时,制作了如图年代尺,据此可判断这个国家是( ) A. 奥斯曼帝国 B. 法兰克王国 C. 阿拉伯帝国 D. 罗马共和国 8. 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 商品经济发达 B. 基本自给自足 C. 严格禁止竞争 D. 自耕农为主体 9. “城市空气使人自由”是西欧中世纪的谚语。从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的西欧城市( ) A 自然条件优越 B. 不受国王管辖 C. 空气比较清新 D. 相对独立和自治 10. 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 传承了古代文明 B. 推动了民法建设 C. 建立了封建制度 D. 形成了地域文化 11. 大化改新时期,日本设立了大学寮,教科书为中国儒家经典《孝经》《论语》《礼记》《左传》等。这说明 A. 日本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B.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 中国文化推动日本社会转型 D. 日本全盘照搬中国教育体制 12.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 雇佣关系的形成 B. 社会分工的扩大 C. 社会经济的发展 D.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3. 14到16世纪,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这主要是因为( ) A. 工业革命提升匠人社会地位 B. 人文主义主张尊重人的价值 C. 西方封建制度已经彻底瓦解 D. 新航路开辟致全球市场扩大 14. 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