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 集中趋势》 说课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说 教 材 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出版的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的第三节。本章是统计学领域的入门与核心章节,学生在前两节已经学习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三个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掌握了其计算方法。 本节内容《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是前两节知识的深化与应用。它搭建起了“统计图”与“统计量”之间的桥梁,旨在培养学生从直观的图表中提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和直观想象能力的综合培养。教材通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常见图形,引导学生学会“读图”、“识图”和“析图”,体会统计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为后续学习数据的离散程度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以下基础: 知识基础:已经熟练掌握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在小学和七年级,他们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能够从中读取基本的信息(如谁最多、谁最少、变化趋势等)。 能力基础:具备初步的观察、归纳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但对如何将直观的图形信息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量(统计量)进行分析,还缺乏系统性的方法和深入的思考。 思维障碍:学生容易停留在“看”图的表面,难以自觉地、有方法地运用统计量去“分析”图。特别是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如数据有极端值、数据分布不对称)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刻画,将是他们需要突破的难点。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侧重于引导和启发,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实现从“看图说话”到“用数据说话”的思维跃迁。 说学情 能力目标 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实际问题,从不同的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估算和判断数据的集中趋势。 经历从统计图中分析数据集中趋势的过程,发展数据分析和直观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应用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知识目标 说教学目标 重点 根据统计图的特征和数据的实际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来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 这需要学生超越机械计算,进行辩证思考。 难点 说教学重、难点 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数据信息,并分析其集中趋势。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和直接目标。 教法: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讲授法。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环环相扣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总结。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学生通过独立观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等方式,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在做中学,在思中悟。 说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类型的统计图实例)、设计好的课堂学案。 学生准备: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意义;直尺、铅笔。 说课前准备 说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质疑自探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认知 课上延伸,提升能力 知识回顾,小结作业 复习导入 从前面的学习内容我们知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那么在统计图中我们如何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呢?又如何进行正确的估计呢? 导入新知 探 究 一 1.为了检查面包的质量是否达标,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的面包10个,这10个面包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1)这10个面包质量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___. (2)估算平均质量是 算一算验证你的估计. 99.8克 100克 100克 101 105 95 100 99 97 100 103 98 100 100克 探究新知 知识点 统计图中分析数据 根据统计图,确定10次射击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