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3710

1.13近似数 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8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3,近似,教学设计,华东师大,2024,数学
  • cover
《1.13 近似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是“有理数”章节的重要内容。它承接了准确数的概念,既是对有理数知识的拓展,也是后续学习实数运算、数据统计的基础。教材通过生活中“测量身高”“统计人口”等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近似数的必要性,进而掌握近似数的精确度表示方法,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接触过“大约”“差不多”等模糊表述,对近似数有初步感知;进入初中后,已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 学生在处理带单位(如“万”“亿”)或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时,难以准确判断精确度。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从具体实例中获取知识,但抽象逻辑思维仍需引导,需通过生活化案例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区分准确数与近似数。 2.会准确的说出精确位及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3.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实用,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态度和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近似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取近似数。 难点:会根据精确度取近似数。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某高科技蔬菜园区通过新技术培育出20株高产番茄树,其中最大的一株高达2米,树冠枝条覆盖面积达25.5平方米,结果15000个左右,番茄树伸出的数百个枝条爬满支架,个个红透的番茄垂挂下来,格外壮观. 1.阅读材料,找一找哪些数字是和实际完全相同的,哪些数是和实际比较接近的? 2.通过活动,讨论归纳出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 课堂活动:先由学生发言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得出: 准确数概念: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字。 近似数概念:与实际数字接近,但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数字。 师:尝试说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实例。 生:积极回答问题. 【小结】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注意事项: (1)测量、称量所得的数据都是近似数,在实际情况下得出的大约数也是近似数; (2)识别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方法: ①语句中带有“约”“左右”等词语,里面出现的数据是近似数。 ②描述“温度”“身高”“体重”的数据是近似数。 ③准确数字与实际相符。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同时,引入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概念. 师: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二)探索新知 近似数与实际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我们知道,圆周率π = 3.14159……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取近似数时,有 π ≈ 3(精确到个位); π ≈ 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 π ≈ 3.14(精确到0.01,或叫做精确到百分位); π ≈ 3.142(精确到0.001,或叫做精确到千分位). 师:精确度是描述一个近似数精确程度的量. 【小结】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时,精确到哪一位,要看它后面一位数字,如果后面一位数字≤4,就把后面的数字都舍去,如果后面的数字≥5,就向前一位数字进一,再把后面的数字都舍去。 有效数字的概念:从左边第一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尾的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同时,引入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三)典例分析 1.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1)我省举办的省运动会有一万五千人参加;(   ) (2)小明奶奶今年养了40只小鸡;(   ) (3)太阳半径约为6.96×105千米;(   ) (4)今年我长高了1.5cm;(   ) (5)小王今天在超市买了36元的商品;(   ) (6)小明测得数学书的长度约为21.0厘米;(   ) 2.下列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分别精确到哪一位? (1)132.4; (2)0.0572; (3) 7.36×104. 3. 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