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4701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件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63921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0课,帝制,复辟,军阀,割据,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22年课标: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了解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导入新课 一、帝制复辟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暇秽……俟召集国会选举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誓词(1912年3月10日)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1916年袁世凯身着龙袍坐龙椅 1、比较材料和图片,说一说袁世凯对政体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袁世凯由声明赞成共和到称帝复辟帝制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梳理袁世凯专制独裁最后走上帝制的过程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以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1月10日,解散国会; 1914年5月1日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年底修改总统选举法; 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思考:皇帝和大总统有什么不一样呢?) 对内独裁统治 袁世凯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进攻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胶州湾,占领青岛。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迷梦,接受了21条大部分条款 ①损害中国的主权; ②激发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 ③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军士变色于疆场,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农夫激怒于甿郊。凡有血气,莫不痛心,忠义之民,愿为国死。—《警告全国父老书》李大钊,1915 年,以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名义撰写 3、袁世凯称帝 二、护国运动 1、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举国哗然 民间:“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当时民间一副对联。 能看出什么问题吗? 革命党人: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社会知名人士::梁启超通电反对袁世凯 1915年袁世凯复辟前夕,梁启超在上海《大中华》月刊发表了明确反对称帝的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申报》、《时报》等大报迅速转载。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政体的观点,对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是标志着梁启超与袁世凯政治决裂并揭开护国战争序幕的惊世之作。 袁世凯亲信:段祺瑞、冯国璋通电明确反对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众叛亲离 2、护国战争的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蔡锷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斥其为逆贼,已举兵讨袁并号召各地共讨。 2、过程 1915年,护国军北上讨袁 袁世凯集兵围剿 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 1916年6月护国战争结束 袁世凯称帝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大家戮此民贼。“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申报》1915年9月22日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乱,将有损之利益。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 ———《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①革命党人的坚决斗争、袁世凯众叛亲离 ②列强态度的改变 ③失去民心,违背历史潮流。 启示: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历史潮流流,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失败 三、军阀割据 1、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发生分裂。请同学们依据地图和课本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