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4761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综合评价(B)(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2869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一,评价,综合,起源,文明
  • cover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综合评价(B) 1.如图是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王存义于1959年合作研究塑造的一个北京人复原头像,现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他们制作这一头像的主要依据是( )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遗址中的各类石器 C.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2.下面是某班同学搜集的北京人相关资料,其中最可靠的是( ) A.北京人牙齿化石 B.北京人复原头像 C.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D.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3.下列图片为距今约10—4万年平顶山汝州温泉遗址出土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等阿舍利(西方的一种文化类型)工具组合(中原地区首次发现)。这一发现( ) A.丰富了旧石器的研究内容 B.呈现了新石器手工业全貌 C.佐证了中原为人类起源地 D.证实中原农业文化的发达 4.观察下组图片,这组图片可以见证中国古代( ) A.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B.畜牧业的不断发展 C.南北方自然环境不同 D.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5.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如下图是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中的一件藏品———被砍掉角的肿骨大角鹿头骨。据推断,砍掉角是古人类故意为之。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北京人( ) A.过着定居生活 B.使用工具狩猎 C.学会使用火种 D.开始饲养牲畜 6.通过对史前工具的微痕研究发现,中国史前古人类的工具基本上都是生产工具,很少有用于战争的工具。这说明中国远古居民( ) A.勤劳勇敢,热爱和平 B.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勤俭节约,助人为乐 7.下面是某班同学搜集的北京人相关资料,其中最可靠的是( ) A. B. C. D. 8.该遗址因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在遗址堆积层中普遍发现了稻作物,稻壳、稻叶等不失原有外形,色泽鲜黄。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9.中国古代的鼎既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以下图片中鼎的变化体现了中原文明具有的特征是( ) A.领先时代 B.技术先进 C.兼收并蓄 D.一脉相承 10.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中,女神雕像体型有大小之分,随葬玉器数量和规格也有区别。这表明当时( ) A.雕塑技术成熟 B.社会分化出现 C.手工业很发达 D.审美意识古朴 11.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历经沧桑、自强不息的族群,更滋养了长盛不衰、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下列文物遗存或考古遗址复原图片中能反映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是( ) A. B. C. D. 12.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 A.早期部落战争状态 B.古代冶铁技术 C.史前交通发展状况 D.原始农耕生产 13.2024年10月天津举办了主题为“津农良种,产业领航”国际种业博览会。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发现于我国的是( ) A.稻、玉米和粟 B.稻、粟和黍 C.玉米、粟和黍 D.小麦、稻和粟 14.近年来,植物考古被运用到红山文化晚期的一些遗址中:在兴隆沟遗址植物浮选工作中,发现较少的碳化植物种子,其中榛子、核桃等坚果类种子居多,粟和黍的发现数量很少;而在稍晚的哈民忙哈遗址中,发现有粟、黍、藜、大籽蒿等碳化植物种子80多万粒。这说明红山文化晚期( ) A.处于采集渔猎阶段 B.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C.原始农业逐渐发展 D.原始农业生产起步较晚 15.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划分为贵族、战士及赤贫者等多个等级,不同等级均有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礼仪葬具。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 A.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B.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形态 C.已经形成统一崇拜对象 D.体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