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4984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评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700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一,答案,评测,起源,文明
    第一单元评测卷 (本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研究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以下时间轴中的①②处,分别是我国哪一远古人类(   ) A.元谋人、郧县人    B.北京人、蓝田人 C.蓝田人、郧县人    D.山顶洞人、北京人 2.透过文物,看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骨针 B.打制石器 C.炭化稻谷 D.人面鱼纹陶盆 3.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由此可见(   ) A.考古学者的研究内容基本相同 B.元谋人是最早的古人类 C.我国古人类遗址地域分布非常广泛 D.早期人类具有相同的血缘传统 4.下列关于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地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龙骨山的山顶洞里住着山顶洞人 B.龙骨山下山顶洞人和北京人正在吵架 C.北京人正在烧烤猎物 D.龙骨山下稻田一片金黄 5.目前已知的研究北京人的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6个,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大量的灰烬。据此可知,为我们了解北京人生活情况提供依据的是(   ) A.神话传说    B.文字记载 C.考古发现    D.学术研究 6.某同学在他的旅游日记中写道:“他们使用的火不是人工获取的,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以下史实与日记中的“他们”相符的是(   ) A.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天然火的使用使他们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C.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 D.他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7.下表所示为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部分)。据表可知,中华文明起源具有(   ) 文化遗址 所在省级行政区(今) 文化遗址 所在省级行政区(今) 元谋人 云南 金牛山人 辽宁 北京人 北京 丁村人 山西 山顶洞人 北京 马坝人 广东 蓝田人 陕西 长阳人 湖北 巫山人 重庆 和县人 安徽 A.同步性    B.多元性    C.竞争性    D.领先性 8.2024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之一的浙江皇朝墩遗址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确认遗址主体由两处台地及一条环壕组成,环壕东侧存在1.5万平方米的水稻田遗存,同时出土了若干陶器。考古研究印证了该遗址的古居民(   ) A.以狩猎为生    B.处于旧石器时代 C.饲养家畜    D.从事农业生产 9.下图是湖北恩施地区彭家寨土家族吊脚楼,多依山而建,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这种建筑形式,目前最早可溯源至(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良渚古城遗址 10.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常用于建造房屋。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   ) A.能够饲养家畜    B.广泛使用陶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从事农业生产 11.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主要种植(   ) A.水稻    B.麦    C.粟    D.桑树 12.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   ) A.兼收并蓄 B.多元一体 C.一脉相承 D.丰富多彩 13.陶寺文化早期,对随葬器物的使用已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朱绘大口罐在大型墓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至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   )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礼乐制度渐趋完备 C.青铜时代业已来临    D.早期国家初步形成 14.目前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农耕器具主要以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