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6064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20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32736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洋务运动,边疆,危机,课件,20张
  • cover
(课件网) 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 第一單元 早期現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機加劇 第四課 導入 1862年8月,安庆内军械所的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合作,手工制成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这台蒸汽机与当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往复式蒸汽机类似,“以火蒸水”,运转自如。后来,他们又制成以螺旋桨推进的汽轮“黄鹄号”。这些情况说明,中国已开始尝试发展近代工业。 问题:以发展近代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是如何开展起来的?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壹 洋務運動 1、兴起 活动:回顾所学,归纳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签字场景 太平天国运动 内忧: 吸食鸦片的清朝人 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国力损耗,社会动荡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壹 洋務運動 1、兴起 思考:面对内忧外患的危局,统治阶级将如何破局? 李鸿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洋务:最初指由外国侵略引发的交涉事务,后来也指清政府学习西方所开展的新政事物。 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 倭仁:夷人称兵凌我畿甸、焚我园囿,凡我国人何能一日忘此仇耻哉?何能复举聪明俊秀之中华才士变而从夷? 倭仁 猛烈抨击向西方学习 壹 洋務運動 1、兴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中央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自强”“求富” (1)背景: (2)目的: (3)代表: (4)口号: (5)性质: 奕 地方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派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壹 洋務運動 2、内容 军事工业 领域 开始时间 口号 代表企业 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 自强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安庆内军械所 天津机器制造局 规模最大 时间最早 配置最全 平远舰:是福州船政局所造第29艘舰船,是近代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 壹 洋務運動 2、内容 其一:资金、交通、通信等条件限制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材料一:随着军用工业建设过程中不断遇到问题,便进一步认识到单是开办军用工业难以自强。经费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通信不畅,都严重制约军用工业的发展;日益扩大的外资扩张和洋货倾销,亦非军用工业所能缓解;贫穷枯萎的国家财政,更非军用工业所能挽救,甚至使之更为拮据。 ———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 思考: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 其二:军事工业不能限制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其三:发展军事工业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钱钱钱钱钱…… 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振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壹 洋務運動 2、内容 民用企业 领域 时间 口号 代表企业 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 求富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汉阳铁厂(张之洞) 开平煤矿(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经营方式: 官督商办、自负盈亏 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1883年《申报》评论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壹 洋務運動 2、内容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近代教育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课程包括英、法、俄文、算学、天文等,对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了一定的作用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师生合影 首批留美幼童合影 1872年至1875年间,清政府共派遣四批儿童共计120人远赴美国留学。此外,另派82名学生赴欧洲留学 严复 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