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6069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0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43650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戊戌变法,课件,30张,PPT,内嵌
  • cover
(课件网) 戊 八|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5 课标 了解戊戌变法的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第6课 戌 变 法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诸位同胞!今日之中国,已在存亡绝续之秋!甲午战败,《马关》辱国,列强环伺,瓜分在即!我四万万人,岂能坐以待毙?然则,何以救国?洋务之器用,不足以挽狂澜!吾尝上书皇上,疾呼‘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唯有变法维新,方是根本之计!诸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你我在此,非为空谈,乃是为我中华寻一条生路!愿与诸君共勉之,踏上这救亡图存的维新之路! 新课导入 教师:“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屈辱的《马关条约》像一道惊雷,震醒了无数国人。就在这片黑暗之中,康有为开启了一场拯救国家的宏大冒险———戊戌救国攻略。今天,我们将加入他的团队,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亲身体验这场戊戌救国攻略。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冒险,从现在开始!” 康有为,1858-1927年,出生于广东南海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后来接触西方文化,倡导变法图强,创办了万木草堂,曾8次向光绪帝上书变法。 壹 叁 贰 目 录 CONTENTS 初试锋芒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 雷霆新政 舆论旋风 初 试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锋 芒 第一关 【情境任务】 作为康有为的队友,你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他们组织一次前所未有的请愿运动———公车上书,将变法救国的呼声传递出去。 1.背景介绍: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今泰西诸国,以治法相竞,以智学相上,此其开疆拓土,殆尤甚于猛将强兵也。……今之言变法者(洋务派),皆非真变也,不过补苴罅漏,弥缝蚁穴; 而再遇风波,覆溺必矣。……故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变之之法,富国为先。”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1895年) 康有为指出,西方列强的入侵带来的不仅是武力,更是整套的政治法律制度(治法)和科学文化(智学)。 他直接批判了洋务派的“变法”(如办工厂、练海军)只是“补苴罅漏”(缝缝补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船还会沉。 他提出的“变通旧法”就是指变革政治法律制度,并将“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变法的核心目标之一。 《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1895年春,《马关条约》即将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朝野一片反对声浪。 ①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单学习西方技术不足以救国,必须学习西方制度,开展维新变法。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 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2.公车上书 诸君!吾辈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今日之事,非上书力争不可!情势危急,请速代我拟一上书纲要。 分组扮演 “各省举人谋士团”,结合史料撰写《上皇帝万言书》,需包含三大核心内容:① 当前危机(如 “割地赔款,国势濒危”);② 具体诉求(拒和、迁都、变法);③ 变法信心(如 “十年之内,富强可致”)。 小组活动 —助力起草《上皇帝万言书》 分组扮演 “各省举人谋士团”,结合史料拟一上书纲要,需包含三大核心内容:① 当前危机;② 具体诉求;③ 变法信心。 上皇帝万言书纲要 核心任务:我辈乃各省赴京应试之举人,身负国之重任,今联合上书,力陈变法,伏乞皇上圣鉴。 一、当前危机:军事之辱:列强之逼:内政之弊: 二、具体诉求:拒和、迁都、变法 三、变法信心:我中华若能彻底变法,必能十年之内,富强可致! (结尾)伏乞皇上哀怜时局,断自圣心,厉行变法!则四万万同胞幸甚!国家幸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