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复习旧知 1.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开始(时间、事件?)———初建政权组织(事件?)——— 建立对峙政权(时间、事件?)———军事全盛(事件?)———由盛转衰(事件?)———失败(时间、事件?) 2.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如何评价该文件? 3.太平天国的哪一文件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提出者? 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年,定都天京———西征———天京事变———1864年,天京陷落 ①《天朝田亩制度》 ②进步性: 局限性: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资政新篇》,洪仁玕 5.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②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近代史上壮烈的一幕。 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图存的过程。其中包括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 何为近代化? 何为洋务? 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 19世纪60年代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早期现代 化的初步探索。洋务运动几乎与当时中国出现的边疆危机相始终。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行动起来。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很快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遭到列强和清政府联合绞杀。《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展现了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概念:变革与抗争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双重变奏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地主阶级洋务派→学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制度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一、洋务运动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背景 内忧外患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信》 (三)目的: 一、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二)时间: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一、洋务运动 (四)代表人物及其派别 (五)口号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奕 自强(前期), 求富(后期) 身份共同特点:官僚地主阶级 性质: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时间: ②口号: ③代表企业: ④经营方式: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 官办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规模最大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最全 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①目的: ②时间: ③口号: ④代表企业: ⑤经营方式: 辅助军事工业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官督商办 主要措施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西方机器,语言不通 京师同文馆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福州船政学堂 主要措施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首批留美幼童 容闳 中国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