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8582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4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47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二元,教学设计,一次方程,数学,函数
  • cover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对应关系2?会用画图象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思考 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究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认识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 能综合运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从函数的角度看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 探索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难点 综合运用方程(组)、不等式和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问题1?二元一次方程3x+5y=8可以转化成y= 思考:是不是任意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能进行这样的转化呢?2?在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思考:在直线上任取一点(x,y),则x,y一定是方程3x+5y=8的解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2.教师巡视,师生共同归纳:(1)由问题1得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着一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一条直线.(2)由问题2得到直线上的每个点的坐标都是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通过问题1和2体会到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数及形两个方面的联系.(2)学生独立思考及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通过设置问题1,帮助学生体会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通过设置问题2,帮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对应关系,为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直线交点坐标的关系作好铺垫 [活动2]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元一次方程2x-y=1所对应的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有交点吗?思考:这个交点坐标是方程组的解吗?为什么?2?当自变量x取何值时,函数与y=2x-1的值相等?这个函数值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与解方程组是同一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画图,相互交流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给予帮助.师生共同归纳得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形的角度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学生独立完成问题2,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到,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通过探究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去认识一次函数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学生是否能意识到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优点和缺点 通过设置问题1,让学生通过画图去探索,从形的角度去认识一次函数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通过设置问题2,帮助学生从数的角度去认识一次函数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活动3]问题一家电信公司给顾客提供两种上网收费方式:方式A以每分0.1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方式B除收月基费20元外再以每分0.05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如何选择收费方式使上网者更合算? 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表见解,相互交流.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得到收费方式的选择与每月上网时间x(分)有关,然后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函数模型,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展示规范解答(1)若按方式A收则y=0.1x元;若按方式B收则y=0.05x+20元.然后画出图象,计算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结合图象求解;(2)方式B与方式A两种计费的差额为y元,则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y=(0.05x+20)- 0.1x=-0.05x+20.然后画出图象,计算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结合图象求解.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建立方程和函数模型;(2)学生能否利用作差的方法去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3)学生是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